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说明扩内需越来越受到高层重视,而33年来,国家出台的系列重大刺激消费的政策,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16年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时,自2000年开始,“经济结构调整”这项内容一直被强调。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消费需求扩张
消费需求的急剧扩张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在随后的1979年-1984年间,恩格尔系数由0.56上升到0.59;居民消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65%上升到70%。
1995年
双休制实施 成都市民喊“巴适”
1995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
成都:“从单休变为双休,每周能够多耍一天,全市的人民纷纷拍手喊‘巴适’。”收藏1994年和1995年挂历的小学数学老师何忠志对记者说。
1998年
实施房改 成都掀起房产开发高潮
当时全国居民储蓄已高达5万亿元,只要把这部分消费能力释放出来,经济复苏或可迎刃而解。
成都:1995年,成都出台《成都市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实施办法》,单位开始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商品房”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市民的面前。1998年7月,福利分房制度终结和新的住房制度改革开始。同年,成都开始掀起房地产开发的高潮。
1998年
个人消费信贷 成都人“贷款买电脑”
20世纪90年代末(1998年),国内的一些银行开启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成都:2004年数码相机等IT消费品首次被列入了可以按揭的商品行列。数码广场一商家称:“最近要求分期付款的消费者比去年同期多了近一倍,消费者贷款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这类动辄上万的IT产品上”。
1999年
一年三个黄金周 成都农家乐火爆
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春节、“五一”、“十一”都有7天长假。
成都:以2006年“五一”黄金周为例,整体情况用“火爆”形容不为过:成都全市各景点和农家乐共接待游客484.73万人次,同比增长21%。
2007年
增加小长假 客流直逼“黄金周”
2007年,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08年开始,增加传统节日元旦、清明、端午、中秋为法定假日,这几个假期形成了三天“小长假”,“五一”节也缩短为小长假。
成都:2008年清明小长假的三天假期中,洛带古镇景区接待游客29万人次、温江国色天乡接待游客22.6万人次……这一组组数据,直逼上年的五一黄金周。
2008年
央行四次降息刺激楼市消费
2008年,央行四次降息,希望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成都:记者随机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的成都市民认为降息能刺激低迷的楼市,不少持币待购的市民表示有意加快入 市步伐。
2009年
发放消费券刺激旅游消费
2009年初,为了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多个城市推出“旅游消费券”。
成都:2008年12月中旬,成都市民政局率先宣布将拿出价值3791万元的消费券,发放给全市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乡重点优扶对象,每人1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