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最高优惠十万元”,“一手交钱一手交房,成都主城区现房团购价6080元/平米起”……近日,有成都市民向本网反映称,他接连收到此类短信。据了解,这段时间以来,成都许多居民不断收到楼盘打折促销的消息,其密集之高前所未有。但在开发商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许多购房者仍然表现“淡定”,观望情绪较为浓烈。
如今,加息风波未平,限购声浪又起,开发商指望进军二三线城市以回笼资金这条路似乎也走到了尽头。而面对前所未有的资金链紧绷困境,成都开发商也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业内人士称,成都房地产市场面临新一轮的降价,甚至将出现开发商之间的价格大战。
楼市调控“骑虎难下” 政策加码或将成为常态
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只能继续调控,如果楼市调控半途而废或者终告失败,结果会“相当的糟糕”,中国楼市调控已成“骑虎难下”的态势。
原因很简单,前几轮的调控已将如火如荼的房价暂时打压下来,但这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房价虚高这一问题。如果高压的楼市调控一旦松懈,房价或出现报复性反弹。用郎咸平的话说,一旦压住火山口的石头被融化,火山再次喷发也就再所难免。
前不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因为密集的楼市调控,土地频遭流拍,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极大压力。为此,一度有要放宽调控的声音传出,开发商也普遍寄希望政策下半年松动以获得喘息之机。
但就在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已实施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要继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
这意味着房企二三线城市的进军之路也将一路荆棘。此前,在一线城市的调控压力下,开发商纷纷将视线转向不受限购的二三线城市,但二三线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也引起了决策层高度关注,由此催生了限购令全面铺开的这么一种态势。
业内人士指出,抛开二三线城市限购的实际作用不说,此次政策加码表明了中央将楼市调控进行到底的决心――这一点无疑是最重要的。该人士还表示,随着调控的深入,由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的资金或将继续转移到四五线城市,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房价上涨,再加上一旦调控松动,楼市还会面临疯狂的报复性反弹。因此,楼市后续的调控政策必然会持续跟上,甚至是不断加码。
四川新港地产执行董事张红兵也对本网表示,鉴于楼市调控政策对房价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看来政策调控还将持续,而对房企来说,每次调整加码就意味着开发商将要面临更大的风险。
房企“弃卒保车”牺牲局部利益 三成中小房企直面生存危机
弃卒保车是象棋上常用的一招,其要旨便是为顾全大局而牺牲局部利益,如今这一招也被开发商活学活用。7月19日,福建上市公司冠福家用发布公告称,由于运营资金紧张,公司决定终止在成都和沈阳的两个项目。这充分反映了资金链紧张已实质影响到了房企的运营。
王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进入2011年,由于限购、限售、限融资等调控政策,100%的公司都感受到压力,资金紧张。
一方面,房企要应对限购等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销售面临重压;另一方面,连续的5次加息和11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让开发商的融资渠道持续收窄。如今,政府部门已着手草拟新一轮限购城市的名单,开发商想通过二三线城市回笼资金的美梦也成泡影。
而面对前所未有的资金链挑战,开发商也不得不各显神通。高息举债,卖地求生,打折促销……凡此种种,倒像是开发商被逼得走投无路。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大演“苦肉计”,虽然有故作姿态的嫌疑,但也真实的反映了资金链的压力已让开发商手忙脚乱。
世联地产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自2011年1月起,受销售资金回笼压力影响,多家大型房企纷纷启动海外融资。目前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几乎为去年560亿元融资额的两倍。
另外,部分中小房企还频频通过转让土地来回笼资金。两个月前,上海万科完成了对上海铜山街项目60%权益的收购,成为中小房企“卖地求生”的典型。在成都,近日也有多宗优质土地将转让的信息在业界流传,包括成都城南伊藤洋华堂旗舰店附近的地块。
张红兵表示,一方面是政策调控压力比较大,一方面是一系列货币紧缩带来融资渠道收窄,这两方面让开发商还是比较难过的,特别是对一些中小房企而言。
日前,微博上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测,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持续的调控,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中国会有至少30%的中小型房企可能会被挤出市场。
促销大战箭在弦上 成都房价再度松动已不可避免
对房企而言,目前首要的任务还是要消化大量的存货。过高的存量会占用大量的资金,这会让本来资金链紧绷的房企更加一筹莫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等机构7月2日发布的2011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称,今年一季度136家上市房企存货达9865.14亿元,同比大增40%。其中招商、万科、金地、保利四家企业要消化存量,分别需要35.51个月、35.69个月、32个月和42.48个月。
成都房地产市场同样难以走出此种困局。从今年2月份以来,成都主城区每周成交量从50万平方米一路暴跌至三月份的10万平方米,之后便维持在10-20万平方米之间徘徊,一直低迷到现在。相反的,每周供应量却保持稳步上升,并曾在4月末达到顶峰,供应量高达62.29万平方米。
面对如此严重供过于求的现状和紧绷的资金链困境,开发商除了降价来换取成交量以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事实上,成都各楼盘的打折促销早已是此起彼伏。如果说,前段时间各开发商还是在暗地里较劲的话,如今已经是放在台面上的较量,促销大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本网观察了成都近期开盘的项目,不少项目均采用低开的策略或给出较大优惠,这种策略实际上为开发商换来不不菲的销售业绩。比如, 蓝光金・楠府,一次性最高优惠8%; 恒大城,开盘当天一次性付款9折; 华润置地・凤凰城交2万诚意金抵4万;其中7月9日开盘的佳兆业现代城和 佳兆业・君汇上品两个项目一次性最高优惠均达到10%……
世家机构提供的数据就显示,在7月前三周成都已开盘的33个楼盘中,26个楼盘有优惠措施,而其中的16个郊区楼盘全部都有优惠措施。而且相较于6月,7月开盘的项目优惠措施力度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张红兵表示,面对着资金链紧绷的状况,成都开发商将会加大打折促销的力度,特别是在“金九银十”这一传统的销售旺季,部分开发商更会大张旗鼓的进行以价换量,以此来快速回笼资金。
业内人士分析,最近一段时间,成都主城区商品房成交量低位徘徊而供应量高走,无疑给成都相当部分的房企带来了更多压力,一些开发商早已面临资金短缺的窘境,成都房价再度松动已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