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4月5日文章,原题:西双版纳有望成为中国的佛罗里达,但并非所有人为之欢欣鼓舞 4月中旬走过西双版纳自治州首府景洪,在为期3天的泼水节狂欢中,你可能会全身湿透。但版纳绝非仅限于一场免费淋浴。它拥有四季阳光、无污染蓝天、自然保护区和热带雨林,是中国大陆最接近热带天堂的宝地。
然而,在吸引游客方面,这里仍落后于云南其他旅游胜地,如丽江、大理和香格里拉等。但这种状况有望得以改变。版纳的旅游业正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北京正加强与邻国合作,雄心勃勃地欲将景洪打造为通往东南亚的门户。
迄今为止,云南省已斥资7000亿元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和旅游业。如今,景洪低矮的地平线已被林立的起重机占据,新宾馆和公寓楼正拔地而起。在依然被稻田和橡胶园包围的景洪市外,耗资150亿元的旅游综合设施将在2013年前投入使用。
“有人说景洪正成为中国的佛罗里达”,咖啡馆老板张兰(音)说,“许多从中国北部和东部赶来的富人在这里购买公寓和别墅。”
度假房屋在中国大陆还是个较新概念,但已有足够多的城市中产阶层负担得起景洪的房价―――过去5年里涨了400%,曾经每平方米800多元的公寓单元房如今已接近4000元。
过去,大多数外国游客都是背包客。现在,随着预期将有更多有钱顾客到来,一些西方大型酒店连锁纷纷在景洪开业。高铁建设已启动,最终将连接昆明和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北京希望它能在2015年前建完。
但并非所有人都对该地区的发展方向感到欢欣鼓舞。在人口占1/3的傣族人中间,这种不满情绪最明显。“越来越多汉人来到这里……生意竞争更加激烈”,傣族女士李娟(音)表示,“我们傣族人更关注生活质量。而汉族人更注重财富积累,为此他们很努力地工作。”
一些当地人尽管对新投资极大改善当地基础设施赞不绝口,却认为傣族文化正被“稀释”。翡翠店主余祥伦(音)说:“如今景洪的学校都不上傣语课……若没人说傣语或穿民族传统服装,将严重影响我们的文化。”
部分傣族文化已被用来取悦游客,尤其是受国内游客热捧的泼水节。“游客太多了,泼水节正变得越来越不纯正、越来越商业化”,余说。▲(作者大卫?艾莫尔,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