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 于立霄)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要通过国际合作、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等多种方式,推进创新主体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这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1日在此间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与科技金融报告会》强调的。他称,中关村要研究设立示范区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鼓励软件、生物技术开拓国际市场,支持示范区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同时,也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国际并购等多种方式,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张晓强指出,中关村今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发挥北京作为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的城市区位优势,加强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创新合作与交流,把中关村示范区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排头兵,建成国家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基地和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功能区。
张晓强说,中关村要探索在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实现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国际知名实验室在示范区设立研发机构。大力支持示范区企业和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国际标准制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
他认为,从根本上讲,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只能依靠自己。因此,一方面,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与WTO有关规则、国际惯例相衔接,以更加策略、有效的方式推进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
国务批复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总收入10万亿元人民币,约相当于2010年总收入的7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