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经济整体态势呈现前高后低格局(此表来自联合国经社理事会)
二是美日等国经济回升好于预期 欧洲经济复苏相对缓慢
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增长较快,欧元区增长较慢。今年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增长2.7%,连续第三个季度保持增长。按照三个季度3.5%的平均增长率来看,高于1947年至今3.3%的平均水平。同时,日本因对亚洲出口强劲及刺激政策带动消费回升,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增长5%,创最近三个季度来的最大增幅。与美、日相比,欧元区经济复苏相对缓慢,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2%,连续三个季度正增长,且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0.6%)。区内各成员国的经济复苏态势迥异,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一季度经济分别环比增长了0.2%、0.1%和0.5%;而芬兰一季度经济则环比收缩0.4%,再次陷入衰退;希腊至今仍未走出衰退。
三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回暖速度明显超过发达国家
新兴经济体潜在需求巨大,内需活力渐趋形成,对欧美经济依赖度下降。强劲的国内支出扩张帮助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继续保持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速度,其中中国、印度、巴西一季度分别实现11.9%、8.6%和9%的高增长。据IMF最新估计,今年一季度发展中国家GDP同比增长7.6%,已回升至中长期趋势之上(2000-2007年年均增长6.5%),比发达国家高出5.5个百分点。新兴市场经济整体持续复苏,但地区分化继续加剧:中印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的经济复苏态势持续领先于其他新兴市场;巴西经济强劲反弹推动拉美复苏步伐加快;俄罗斯复苏力度明显弱于其它金砖三国,而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冲击,中东欧经济持续低迷。需要指出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在2010年下半年经济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是引领世界经济继续复苏的主要力量。根据IMF2009年世界GDP排名,美国占世界GDP总量的24.6%,中、印、巴、俄占世界GDP总量的15.4%,日本占世界GDP总量的8.7%,合计共占48.7%,只要这些国家下半年经济复苏进程不出大问题,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就很小。
值得警惕的是,虽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步伐较快但面临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主要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问题,如果物价持续高企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将不得不加息,这可能对经济复苏构成压力。而且新兴市场股票市场今年表现普遍不理想,金砖四国股票市场整体涨幅仅4%,远逊于欧美日股票市场今年整体表现。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存在着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处于一种相对缓和与未知动荡并存的状态。综合分析看,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前景仍不明朗
自去年12月以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连续调降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至垃圾级,同时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该五国被称为“欧猪五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也遭到警告或调降,导致国际股市大跌和国际市场避险情绪大幅升温,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扰乱了欧洲乃至全球的金融秩序。欧洲债务危机的不断升级,引发了投资者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受此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恐慌情绪再次高涨,全球股市纷纷遭遇重挫,美元、黄金等资产又一次成为投资者避险的天堂。需要指出的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暴露的只冰山一角,全球主要国家都面临着主权债务急剧增长的难题,这主要应归咎于各国政府为摆脱金融危机而推出了太多刺激计划。
二是消费增长乏力世界经济复苏后劲不足
尽管世界经济已经成功摆脱衰退实现复苏,但全球消费市场依然增长乏力。一季度三大经济体消费增长强劲与政策刺激以及去年低基数有关,但4月份以来消费增势显疲态,5月份美国消费支出环比下降1.2%,为2009年9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欧元区4月份零售水平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1.2%,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降幅。日本5月份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减少0.7%,时隔一个月后再次下降。另外,从负债率较高的美国家庭方面看,仍在经历长期而痛苦的调整,当前的低利率并没有刺激信贷消费,相反,家庭资产负债情况将在未来几年中继续拖累以信贷推动的消费支出。
三是失业率持续高企严重影响消费信心
虽然世界经济复苏仍在继续,但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并未见到明显的下行迹象。美国失业率尽管从峰值的10.1%回落至9.7%,但新增工作岗位中大部分是与人口普查相关的临时性工作,这说明失业率可能只是短期回落,持续回落的前景并未出现;欧元区失业率则是创下12年来新高的10.1%;日本的失业率也一直保持在5.0%以上。就业市场的疲弱表明各国的经济复苏只是从低谷中的恢复性反弹,并未带动就业实质增长,还处于一种无就业复苏的阶段。这种复苏状态对消费者的信心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