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不确定的未来
据联合国发布的《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 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比2010年回落0.5%;无独有偶,IMF在《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2011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2010年的4.6%下降到4.3%。客观地分析,2011年世界经济之所以出现放慢趋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干扰和钳制:
首先,发达国家日渐肿胀的财政赤字。数据显示,2011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将达到1.27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8.3%,同期欧元区16国的财政赤字将达G D P的6.3%,日本财政赤字将上升至GDP的7%。财政赤字水平的不断上升,必然导致政府手中拮据,新的刺激经济计划无法实施;同时,为了维持未来财政的健康,政府还必须收缩财政赤字,而如果实施增税,就必然打击本已疲软的消费,从而更加销蚀经济的内生力量。
其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能继续蔓延或者恶化。从目前欧盟成员国的财政状况来看,欧洲依然存在再次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特别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有可能成为2011年向外部寻求救助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欧盟4,400亿欧元的稳定基金机制到2011年7月即将到期,如果没有新的机制衔接,一旦出现新的危机,其造成的恐慌将更加严重。
再次,新兴市场国家将普遍实施紧缩政策。出于抑制通货膨胀的要求,新兴市场国家在2011年将继续收缩货币政策,与此同时,为了防范经济过热,财政政策支持经济的力度也将削弱。在宏观政策偏紧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着经济下行的风险。
第四,美元与国际热钱的侵扰。虽然美元的长期趋势表现为不断贬值,但具体到2011年,如果欧债危机再度爆发,或者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好转,美元将出现阶段性的快速升值。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流入到新兴市场的国际资本就会迅速出逃,从而引发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并打乱经济增长的正常秩序。相反,如果美联储续推“量化宽松”,将对美元形成进一步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美元的贬值又必然加大发展中国家输入性通胀的风险,驱动更多的热钱进入新兴市场。数据表明,2011年流入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将达8,330亿美元,这部份“暗流”的涌动随时都会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形成冲击。(张锐 作者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经济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