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之三:通胀与通缩
2010年出现了发达国家通缩与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同时并存的市场状况。应当说,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一直在为抑制通货紧缩而作着艰苦的努力,尽管如此,过去一年中通缩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在发达国家经受着通缩煎熬的同时,通货膨胀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不安和恐慌正在蔓延。以“金砖四国”的CPI为例,2010年首11个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俄罗斯上涨7.6%,印度上升了9.6%,巴西增幅达到5.25%,四国物价指标均已经大大超过各国预设的通胀警戒线。此外,韩国、越南、伊朗、阿根廷等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胀,其中阿根廷2010年的通胀率可能将达到40%,物价上涨程度居新兴市场国家之首。
关键词之四:刺激政策的收与放
与2009年各个不同经济体步调一致地采取刺激性经济政策完全不同,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在2010年的政策路径选择上出现了截然分道扬镳的格局,并形成了刺激性经济政策收与放的两大阵营。
在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上继续趋于保守几乎是过去一年中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美联储一直坚守者联邦基金利率0~0.25%的水平,欧元区也维持着1%的历史最低利率水平不变,英国中央银行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始终保持着0.5%的利率。
除了坚守传统货币政策之外,发达国家也不断强化了非传统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的刺激力度。
与发达经济体不同,出于对通胀的忧虑,主要发展中经济体普遍加强了货币政策的收缩力度。其中印度央行2010年中六次加息,巴西央行在过去一年中累计加息200个基点,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各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达到了18.5%的历史新高。
关键词之五:欧债危机与恐慌
在2010年国际经济领域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事件莫过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一目前依旧处于活跃状态的经济事件不仅让欧元遭遇了自诞生以来最大的承压,而且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罩上了新的不确定性。
作为欧洲债务危机的始发国家,希腊的财政状况的恶化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作为年初希腊财政危机的映衬,年终爆发的爱尔兰债务危机再一次刺激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预期。由于国内银行业在房贷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窟窿,爱尔兰政府不惜进行地毯式的财政注资,最终导致国库的耗尽和融资成本的飙升。数据显示,仅救助国内的五大银行机构,爱尔兰就需要高达500亿欧元的注资。在自身根本无法自救的情况下,爱尔兰不得不向欧盟和国家社会伸出求援之手。爱尔兰债务危机随即引发。
希腊危机爆发一个月之后,欧盟迅速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希腊提供了1,100亿欧元的资金援助,并且在2010年5月推出了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其中有4,400亿欧元为欧盟稳定基金。而在救助爱尔兰的问题上,欧盟的反应异常迅速,其与IMF一道推出的总额为85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对稳定市场信心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