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40吨重鲸降游艇 南非夫妻大难不死|日本首相夫人写书谈老公 直抒褒贬不偏袒|消暑避夏好去处 无名宝宝钻西瓜纳凉引爆网络|
国家信用评级发出中国声音
2010-07-16 11:09:5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各国均开始酝酿信用评级

一段时间以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评级体系的呼声日渐强烈,在今年6月举行的“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上,国内外专家指出,在金融全球化、债权债务关系国际化的今天,信用评级话语权对于一个国家核心利益的影响力前所未有。为维护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中国须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特色信用评级体系。

在很多专家看来,中国金融市场的评级话语权长期掌控在别人手里,无疑将对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中国虽然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却因为没有国际评级话语权而缺乏保护作为债权国利益的能力;中国经济虽然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却因为没有国际评级话语权而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定价权,无法保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国家利益。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和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中国应该结合本国实际,立足自主创新,加快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直接融资占比为19.5%,全年直接融资额达到2.55万亿元。“由于直接融资完全是依赖企业的信用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因此信用评级的标准、质量和权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金融战略的成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吴红说。

从国际市场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表明,长期以来形成的美国评级模式及由其控制的国际评级体系潜藏着巨大风险。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组织也开始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或着手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今年4月底,欧盟宣布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

而促使欧洲、亚洲等国家的本土评级机构开始致力于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的的另一个原因也在于金融市场“看门人”――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诸多问题和缺陷不断暴露。

从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到欧洲债务危机,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屡屡遭到“公信力”考问。统计显示,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在所有的次级贷款MBS债券评级中,给予了大约75%的债券AAA的高等级、10%AA级、8%A级,仅有7%的债券被评为BBB或更低。

而去年12月中旬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也正是从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开始的。在希腊债务危机逐步升级并演变成欧洲债务危机的整个过程中,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招致了欧盟的强烈不满。欧盟委员会多次指责评级机构不负责任地下调欧盟成员国的主权债务级别,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安情绪。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吴晶妹指出,由于系统性风险未纳入评级模型,致使三大评级巨头在美国次贷危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中暴露出明显缺陷,评级理念的更新已迫在眉睫。

此外,令三大评级机构饱受诟病的还有他们的中立性。目前,评级行业的收费机制为“发行人支付模式”,在这一机制下,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与发行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据介绍,2007年美国次贷资产规模为1.3万亿美元,而三大评级机构通过提供次贷评级服务获取的总收入为18亿美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热烈奔放的人体彩绘节
在奥地利南部城市塞博登,模特们正在一年一度的彩绘节上展示身上的彩绘作品。 >> 详细

论坛
盘点全球最美封面女星
比比谁最美,这里有准确的统计数据哦!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