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针对流动性的微调动作频现,令本已处于高位的A股大幅震荡。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近期,针对流动性的微调动作频现,令本已处于高位的A股大幅震荡。分析人士认为,在市场整体估值不再便宜的情况下,买入即可盈利的“送钱行情”已经终结,大盘驶入需要“注重安全”、“频繁刹车”的闹市区“Y字路口”。
重估基石遭棒吓
从本轮行情来看,A股重估的基石是房地产。作为最大的消费品,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需求问题。房地产的复苏能够带动数十个相关产业的就业、盈利以及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然而,近半年来各大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引发了多方博弈。
首先,从购房者与开发商的博弈来看,随着房价的持续走高,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也越发明显。据最新监测,7月27日至8月2日,在全国监测的33个大中小城市中,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上升的城市仅有11个,只占总城市数量的1/3;而在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下跌的22个城市中,环比降幅接近及超过10%的就有15个。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都出现明显下跌的情况。
其次,从购房者与银行的博弈来看。7月初曾传出杭州收紧二套房贷的消息。近日,有草根调查显示,深圳不少商业银行已经收紧第二套房贷,原来的七折利率现在已经很难申请到,部分银行对申请高价房贷款的少数投机客也实施了上浮10%的惩罚性利率。
最后,从开发商与监管层的博弈来看,一线城市纷纷抛出增加供应量、整顿房地产市场等措施。而银监会也要求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标准,对投资性住房坚持首付高成数。国土资源部则决定加大土地供应。种种迹象表明,虽然货币政策仍未根本转向,但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着一些变数。这对于刚经历一轮洗礼的投资者来说,心理影响无疑要比实质影响大很多。
重估驱动遭微调
在没有基本面的支撑下,本轮翻番行情更多的是由流动性扛起。上半年,国内信贷投放量高达7万多亿元,M1和M2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其中M2增速超过20%,远远大于年度目标17%。分析人士认为,正是因为在这种特殊的货币政策下,A股才能够不断创出新高,并在全球资本市场独树一帜。然而,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首先,央行在8月5日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中指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从之前央行对中国银行等发行的惩罚性央票来看,央行对于商业银行的过度放贷存谨慎态度。再结合之前,央行对于我国通胀形势的估计来看,现阶段还不至于完全改变货币政策方向。但严控信贷风险,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动作,可能会频繁出现。
其次,今年上半年发放的信贷投放过快。如果全年放出10万亿的天量信贷的话,下半年的信贷总额将会明显下降。而与上半年不同的是,管理层对信贷资金的流向可能会实施更加严格的管理。7月末,银监会陆续发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以及《关于征求〈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思稿)〉意见的公告》。8月初,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对实施新资本协议相关指引征求意见的公告》。分析认为,《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与《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若能得到有力执行,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对信贷资金的灵活运用,从而减少企业的投机行为,防止贷款资金过度流入股市和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