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濒危语言,消失的文化多样性

2012-07-24 16:20:51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有专家指出,保护濒危语言,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生物多样性”。

  美国政府目前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以录音和录像的方式将尤奇语保存起来,同时在儿童中间进行普及,期待这种语言走向复兴。在澳大利亚,土著语的保护工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收效却不那么明显。例如,今年69岁的查尔里·孟克达是目前唯一会说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土著语——阿莫瑞达格语的人,为了保护阿莫瑞达格语,在一家基金会的资助下,孟克达招到两名学徒;但其中一人觉得这种没有文字形式的语言很难学,不到一个月就退学了。

濒危语言,消失的文化多样性

  语言学家在对濒危语言使用者进行录音。资料图片

  有关专家指出:各国对于母语的保护仍需加大力度,确立官方语言、编撰字典、编写多语教材、完善语言存档和传播制度等都是保护母语的有效途径。而巩固受威胁语言地位的要素是对母语持积极态度;在德国的萨尔州和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法国的洛林大区,还有卢森堡,人们不仅讲德语和法语,而且还说摩泽尔法兰克语和莱茵法兰克语这两种方言。

  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CIPL)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CIL19),届时各国专家学者将研讨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编辑:孙恬标签: 濒危语言 谷歌 赫哲语 基诺语 1950年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