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古代七大奇迹”唯一尚存的古埃及胡夫金字塔是世界最大的巨石建筑,但4000多年来人们始终在猜测巨大的石块究竟是怎样被搬运到塔顶的。法国建筑师让-皮埃尔·乌丹日前宣布,答案已经找到,胡夫金字塔的建造分两步走,其中上半部分是通过“由内而外”的办法建造而成的。
***塔内存在螺旋状隧道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现年56岁的乌丹3月31日在巴黎举行的一次关于三维技术的会议上公布了他经过8年研究得出的结论。他说:“我是一个建筑师,我的脑中就有一部三维计算机。我认为金字塔的建造涉及两个工程,一个如何堆砌金字塔的主体,一个是修建安葬法老的墓穴。”
根据乌丹的理论,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初始阶段使用了一条外置斜坡,它的顶点高出地基43米。巨石通过这个斜坡堆砌成了金字塔的底部主体,占金字塔总体重量的70%,法老墓就建在这个坚固底部的基础上。
随后,劳工还要在墓穴上方建造塔顶部,他们在塔壁内侧10米至15米的地方修建了蜿蜒通向顶部的螺旋状的斜坡。据乌丹估计,斜坡全长大约有1英里(约1.6公里),拖动1吨的石头需要8至10名工人,石块最终旋转着不断堆砌到法老墓室上方。
乌丹解释说:“它像一条有盖的通道,但在金字塔的4个角落是露天的,让巨石能够转弯。”当巨石运输完成,露天的四角便被填堵,构成金字塔的一部分。乌丹相信,虽然四角被堵,但斜道里面还是空的,而且至今仍保留着。如果被允许进入金字塔的内层进行考察,应该可以找到这些斜道。
***4000人为法老造墓
8年前,乌丹开始致力于胡夫金字塔的研究,他关于“内部斜道”假说的念头缘自1986年对胡夫金字塔的一次微重力测试的结果。法国科学家当时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金字塔内存在一个密度较小的螺旋状结构。在此后十几年中,专家对这发现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说,乌丹开始与法国软件公司Dassault Systemes进行合作。14名软件工程师用了两年的时间,设计出了一个三维模型,模拟了古埃及人把巨大的石灰岩和花岗岩一块又一块堆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