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频道首页  
 
纸上禁烟
调查  
 
        作为该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承诺今年1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但时至今日,我国仍无一部国家级的无烟立法。 < 详细 >

        去年5月,武汉市对医疗机构作出全面禁烟规定,要求至2010年底,逾半医院需建成无烟单位,2011年1月1日起全面禁烟。 < 详细 >

        控烟的声音往往很微弱,卖烟的部门倒是踌躇满志。烟草卖多了是专卖部门的政绩,而禁烟做好了是谁的政绩却很难被认定。 < 详细 >

        在履约5年后,我国全民吸烟率不仅没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却在3年内增加了两亿人。这一结果在网上受到极大关注。 < 详细 >

        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承诺本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时至今日,仍无相关立法,失约几成定局。 < 详细 >
 
 
背景
 
2011年1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5周年。我国政府于2003年11月签署公约,成为第77个签约国。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该公约;2006年1月,公约正式在我国生效。
2003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一致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在全球控制烟草危害、共同维护人类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5年2月27日生效,目前已有170多个缔约方,涵盖了全球86%的人口。
这一公约及其议定书对烟草及其制品的成分、包装、广告、促销、赞助、价格和税收等问题均作出了明确规定。公约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由各缔约方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实施烟草控制措施的框架,以便使烟草使用和接触“二手烟”频率大幅度下降,从而保护当代和后代人免受烟草对健康、社会、环境和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现实窘境 更多
记者调查:袅袅烟云一时难散尽
今年1月1号起,中国开始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那么新政实施后的成效如何。>> 详细

 
利益博弈 更多
谁说“中国五年室内控烟承诺失败”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自己签署的公约岂能不履行?履行情况又岂能不公布?难道因为履约情况很差,就一声不响,报喜不报忧?>> 详细


媒体呼吁 更多
禁烟令如何能有令必行
禁烟之难,主要有四方面阻力,一是烟草企业政企不分,二是烟草广告漫天飞,三是吸烟文化根深蒂固,四是吸烟危害警示不足。>> 详细

 
吸烟危害 更多
吸烟的危害与戒烟的益处
吸烟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