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云南巧家小碗红糖传统工艺制作

2013-12-15 15:41:39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探访云南巧家小碗红糖传统工艺制作

糖坊工匠用勺把糖膏舀进排列好的糖碗。

探访云南巧家小碗红糖传统工艺制作

糖坊工匠将糖碗内冷却成型后的碗碗糖取出。

探访云南巧家小碗红糖传统工艺制作

糖坊生产的小碗红糖进入糖市销售。

据了解,巧家县种植甘蔗和制糖的历史久远,<<巧家县志>>载:清乾隆年间,巧家蒙姑岳氏运铜到弥勒洲竹园镇,回程引进甘蔗种植,榨红糖技术也由此而入。以后,种甘蔗及榨红糖逐渐在巧家金沙江两岸谷地繁衍开来。

巧家县生产的小碗红糖俗称“碗碗糖”,均选用当地优质甘蔗、以传统工艺加工制作而成,在国内市场久享盛誉。据《中国土特产大全》记:红糖“以巧家小碗红糖和弥勒县竹园红糖质量最佳,色彩鲜,式样好、杂质少,驰名全省,远销青海、西藏等地区”。

巧家小碗红糖具有补血、抗衰老、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等食补作用和排毒养颜功效,将这种红糖用水泡在碗里溶化,浓度会自然地形成园园的红黄一团,与周围的清水泾渭分明,断然两色,用细管抽去糖汁,碗中余水是清色透明的,这也是小碗红糖质地优异的一大特色。

巧家县地处金沙江右岸,是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所产甘蔗的含糖量在全国首屈一指,优质的原材料为生产小碗红糖奠定了基础。目前,巧家的甘蔗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然而,巧家绝大部分蔗区处于白鹤滩巨型水电站淹没线以下,电站建成后,沿金沙江大部分土地将被淹没,原材料的减少,将使小碗红糖加工作坊逐渐减少,甚至不久的将来,这一加工工艺将会消逝。

近年来,巧家县已组织文化馆人员对土榨(小机榨)制小碗红糖的历史、工艺流程、土榨红糖习俗等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并将其列入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该县正在开展推荐申报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工艺项目及对该传统工艺制订保护规划等相关工作,为巧家传统制糖工艺作出完整的历史记载。(通讯员 闫科任 文/图 记者 李映青)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云南 巧家小碗 红糖 传统工艺制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美宠物狗与男童做“双胞胎”

王诗龄“强吻”kimi林志颖显尴尬 曝俩萌娃有爱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