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23日从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获悉,云南省编制的《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728亿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初步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最多的省份。全省分布着5000人以上的25个不同种类的世居少数民族,其中云南独有民族达1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500多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有8个民族自治州和29个民族自治县。
据云南省民委副主任李国林介绍,“十一五”期间,云南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2010年,民族地区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799亿以上,人均GDP达到10362元以上,比2005年增长了二倍以上。
他说“十二五”期间,云南将在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民族教育科技、民族文化、劳动者素质及保障民族团结等方面,实施56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728亿元。到2015年末,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省发展水平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民族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民族工作上一个大台阶。
《规划》将在民生改善、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分别为98.5亿元和343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投入为136亿元;民族文化、教育、科技振兴预计投入105亿元。
李国林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和云南省的投入力度将是前所未有的,对于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他说,《规划》最终实现将“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记者 吴家春)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