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昆明有“注水螃蟹”?记者实验注水5分钟即死

2014-10-27 10:46:08 来源:春城晚报
打印文章  

晚报记者买回了几只活的大闸蟹做实验,尝试用5毫升和10毫升的注射器往螃蟹体内注射清水,实验过程如下:

选择一只重80克的活螃蟹,从袋子里放出来后,这只螃蟹张牙舞爪,记者大着胆子用5毫升注射器扎入螃蟹肚脐处,针扎入体,螃蟹瞬间停止动弹,往里推水,起初得很用劲才能推动注射器,当推完5毫升水,拔出注射器时,这只螃蟹已经一动不动,但此时从螃蟹身下开始往外溢水,黑黑的脏水在桌面流淌,轻轻帮螃蟹翻了个面,它又开始缓缓的动,蟹脚微微颤动,掐表计时,5分钟后,螃蟹再也不动了,显然已经死去。称重显示,这只螃蟹,注水后,增重仅3克左右,即便是按100元一公斤的活螃蟹市价计算,增重3克仅仅增加了几角钱,而且螃蟹立即死去,价格已经大打折扣。

昨天下午,记者就此咨询了云南农业大学食品技术学院教授陈滔,陈教授表示,往螃蟹体内注射液体,螃蟹的脏器渗透压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各个脏器失水萎缩或者吸水膨胀而死亡,这个过程相当迅速,短时间卖不出去就得砸在手里,螃蟹卖家会亏本。而且,蟹壳非常硬,要穿过壳往一只只螃蟹体内注水,真的很费事,商家真没必要这样做。“针眼螃蟹”应该是误传。

警方提醒

抱着怀疑的态度甄别假消息

“转发前,只要抱着一定的怀疑态度,每个谣言的背后总会发现其内在的虚假,关键是多对比、少盲从。”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表示,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虚假消息,几乎都披着关乎百姓民生外衣的谣言,不少谣言还很会紧贴社会热点,特别求助性质和安全提醒类的,总是能博取“信任”和转发。

昆明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网民对自身在网络上发表的信息、言论负有法律责任,不可在网络上随意发布未经确认的信息,一旦发布虚假信息,必须承担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同时,广大市民切不可轻信网络传闻,如出现网络传闻时,可向有关部门核实真相,万万不可以讹传讹。如随意转发、传播或者附和网络谣传,不仅会扩大谣言的不良影响,相关人员还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特别是不要从事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扰乱公共秩序、制造社会恐慌的行为,不要轻信、传播未经官方证实、发布的信息,共同维护好社会秩序。

另外,昆明警方提醒,目前的谣言之所以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很大程度上和很多人不清楚转发谣言也要负法律责任有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如涉及商业竞争等方面,还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记者赵希 何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北京近2000名APEC保安员免费体检

长春一高校宿舍楼外墙皮被风吹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