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兴义人杨仁福,在昆明西山区马家营、陆家营等地租了4间房屋,制造出“茅台、五粮液、水井坊、泸州老窖、小糊涂仙、剑南春”等12种名酒。这些名酒,其实就是满大街就可以买到的,3元钱一斤的“散装白酒”。
公安民警在这里查获了“贵州茅台、五粮液、小糊涂仙”等12个品牌的酒产品及大量酒包装、商标标识和散装酒。所查获的酒产品经鉴定共计价值人民币344870元。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杨仁福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近年来,云南省的专利、版权、工商、海关、公检法等部门不断加大力度,积极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重点领域侵权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商业场所,进行大规模检查与集中整治行动,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活动200多次,查获存在问题的专利标识商品500多种。
在打击各种侵权行为的同时,云南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专利事业的发展。2006年到2010年,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新的突破,使该省的专利申请从2005年的2556件上升到2010年的5645件,跨越3、4、5三个台阶,是历年来增长最快的5年。
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促进了个人、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十一五”期间,云南累计新增专利申请量20560件、授权量12543件,年均增长17.17%和22.59%,同比增长101.04%和98.06%。专利质量明显提升。
据云南省工信委技术创新处的介绍,近年来,云南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明显增强。2010年云南省研究和开发经费的统计显示,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和开发经费当年投入15.1亿元,占全省社会研究和开发经费投入的40.6%;而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也达到26.17亿元。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吴家春)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