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云南>云南新闻
黎巴嫩正在兴起的“汉语热”
2009-12-22 09:19:20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12月17日上午,黎以“蓝线”,中国第六批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栽桩作业点,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简称联黎部队)司令部地图信息中心的匈牙利维和军官拉斯洛少校和奥地利维和军官哈姆少校两人来到已浇灌好的界桩,一边用汉语“你们好”、“早上好”向中国维和官兵打招呼,一边安装测量器材。看到官兵们正等他俩精确定位后,才安装标有“UN”和该点位经纬度的标示桶,拉斯洛用英语向一起工作的中国维和军官李斌问“你们等一下,马上就好”的汉语怎么说。李斌告诉他后,他俩反复学了几遍后,高兴地转身向站在一边的中国维和官兵转述。维和官兵都笑着应答:“好的,好的!”

拉斯洛少校和维诺少校这两名维和军官,到黎巴嫩维和前一句汉语都不会讲。工作中,他们经常和中国维和官兵打交道,渐进地喜欢学讲汉语,每次都不忘学上几句。不到一年时间,他们已经学会了一些简单用语。

在联黎部队,像这两名维和友军一样的喜欢学汉语,并会讲几句汉语的维和友军还有不少。

工程维护连连长石林每天要带领30多官兵到联黎司令部和司令部新区进行工程维护和新区工程建设等工作,跟维和友军和民事人员接触多。工作间隙,一些维和友军主动过来跟中国维和官兵聊天,向他们学讲汉语。慢慢的,维和友军从刚开始“你好”、“早上好”的问候性语言,到现在的“最近工作怎么样”、“中国很漂亮,有机会我要到中国旅游”等句子。

如今,中国维和官兵到联黎部队司令部办事,来往的意大利、法国、马来西来、韩国、西班牙等各国维和友军,经常会用“你好”、“欢迎你”等之类的汉语向维和官兵问好,并已成为联黎部队司令部的一道风景。

说起这些变化,参加过第一批维和的副营长李春年感触颇深。2006年初,中国营刚部署到位时,不论是其他维和友军还是当地人,几乎没有人用汉语向我维和官兵问好。随着我维和部队在联黎任务区的影响不断扩大,学汉语,用汉语跟我维和官兵打招呼成为他们友好的一种方式。

其实,“汉语热”不仅在联黎部队里有,就是在黎巴嫩当地同样出现。近年来,在黎巴嫩有了中国维和部队的身影后,当地媒体对中国国维和部队报道不断,加上黎巴嫩经济与中国经济紧密联系,正在崛起的祖国带来的巨大影响力,黎巴嫩人也开始热衷于学习汉语,能说汉语的黎巴嫩人越来越多。

维和工兵营联合国雇员默罕默德,自从中国营部署到位后,每天与官兵们一起工作,课余时间就向官兵学习汉语。周末,他还赶到贝鲁特参加汉语培训班。现在,他已经能够用汉语和我维和官兵进行熟练交流。

黎巴嫩政府军联黎部队西区总联络官杜瑞德•沙哈尔丁上校前不久专程来到中国营,联络协调能否安排自己的女儿到中国营来看看,练习一下她的汉语。他女儿一边上学一边到贝鲁特学习汉语培训,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到中国的北京或上海留学。杜瑞德•沙哈尔丁上校告诉笔者,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是比较难学的一种,但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影响力越来越大,黎中两国交往越来越多,在黎巴嫩的汉语培训学校有数十个,学习汉语的当地人越来越多。

谈起正在兴起的“汉语热”,营长王良斌坦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显著提升,世界离不开中国。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国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兴趣必然扩展到文化领域,必然对学习中国语言提出迫切要求。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记者 李映青 通讯员 邓忠开 陈涛) 编辑:肖亭 黄煜瑜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