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经营三部驾驶员李新民近10年来,每月都把自己的工资单收藏起来,并一笔一笔登记在一个蓝色笔记本上。
“2002年10月,月工资实发额1728.71元;2012年9月,工资实发额为4972.80元。粗略算了算,工资单总数该有110张了。”李新民说。
从2002年10月到今年9月,10年间,他的月工资翻了近两倍,工资收入已经位列全国公交系统前列。
一张张工资单,一页页翻过,是一段段难忘的历史,记录着乌鲁木齐公交1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李新民还记得,2003年3月,本着“企业获利、职工实惠”的原则,乌鲁木齐公交总公司(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的前身)实施岗位效益工资。按照 “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对一线驾驶员的工资进行单车成本核算。这一年的4月,李新民工资实发2867元。
此后,乌鲁木齐公交总公司开始按照线路划分驾驶员工资,其中:一类线路月工资为2250元,二类线路为2150元,三类线路为2050元。
李新民被划分为一类线路驾驶员,工资分配额为每月2250元,这档工资他一直拿了8年。
“在这几年,我身边开始有同事因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离开公司,看着他们离开,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李新民动情地说。
因为工资低,李新民也经常碰上让自己不得已的尴尬事。比如说,朋友请客吃饭,因为不好意思白吃,他都尽量拒绝。因为工资低,基本上不怎么添置新衣服。
为了解决公交车、出租车从业人员收入待遇低的问题,2011年1月6日,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给公交企业每名从事营运的公交车驾驶员发放一季度(90天)的严寒补助费,每人每天补助50元。当月,李新民的工资扣完五金一险实发3751元。
2011年4月至5月,政府大力支持公交,公交在册职工按人均2656元发放两个月增资补助,驾驶员人均工资达到3380元。
2011年8月12日上午,乌鲁木齐市常务副市长李宏斌在公交集团规范公交行业服务座谈会上,向公交干部职工传达了市委市政府支持公交发展采取的七项利好措施。3家国有公交公司的一线驾驶员月工资平均增至4800元。同时,维修人员和其他岗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基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2011年9月,也就是新工资方案实施的第一个月,李新民扣完五金一险拿到手的工资是5200元。
李新民说:“得知这个消息时,我们很多驾驶员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拿到这个工资真的知足了,腰杆也挺起来了。”
2011年是让李新民记忆深刻的一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李新民荣获自治区级劳模称号。同年,李新民还荣获乌鲁木齐市城市客运服务质量规范年“服务之星”称号。
李新民近10年工资的变化,背后其实是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的大发展。
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良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8月,公司从业人员8666人。有营运车辆2412辆(含BRT车辆),营运线路88条。线长1222.6公里,网长502.9公里。
李国良说,受惠于政府的多项优惠措施,公交职工人均薪酬待遇由2010年1825元/月增加到2011年3503元/月,增长了91.9%。尤其是驾驶员薪酬人均执行不低于4800元/月标准,极大提升了公交驾驶岗位的吸引力,稳定了职工队伍,促进了公交企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文明车队”“文明线路”“文明班组”等明星队伍不断出现。具有地域特色的“907路雪莲花女子规范化服务线路”“501路咱爸咱妈敬老专线”“10路好巴郎民族团结线路”等公交品牌,走出了一条以品牌促进企业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