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文化旅游
高校就业率是如何“打造”的
2010-08-17 07:57:09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也许是做学生工作的缘故,经常能够和其他外高校的朋友合作交流,时常可以听到他们感叹找工作的艰难。但同时,一些高校公布的就业率却很高,受到同学们的广泛质疑。此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为此,我做了一个调查,试图了解就业率是如何“打造”的。

我以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院校为分类标准,随机抽取了30所高校公布的就业率,发现其中大部分高校的就业率都高于90%,而一些民办院校、大专院校的就业率竟然超过了国内名牌大学,接近甚至达到100%。

调查中了解到就业率统计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

现象一:不就业就扣证,催生就业合同造假

在一些普通高校和部分民办、大专院校中存在着将就业与毕业证、报到证硬性挂钩的现象,签假协议、盖假章的现象同时存在。

毕业于某体育学院的刘同学,道出了不少细节:学校一般是通过签订毕业生双向就业协议来统计就业率的。而这样的协议有许多单位是不签的,因为这个时候毕业生还没有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所以学校会要求学生随便找个单位在协议上盖章。我们学校还有个硬性指标,比如就业率必须在80%之上,一个班30个人,就必须至少交24张协议。问及学校为何有如此硬性规定时,刘同学说:“就业率是考核一个学校专业设置的重要标准,哪个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处于倒数几位的,就要减少该专业招生规模。”

学生拿不到就业协议就无法拿到毕业证,这只能让部分学生去尝试“另辟蹊径”。“帮学生敲就业章,想敲哪个公司的就有哪个公司的。”在无锡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小龙同学(化名)告诉记者,其学校所在地就有人制作了不少公司印章,以此为买卖,帮助学生应付学校的规定。

除此之外,南京某学院学生透露,该校存在着要求学生出具就业协议书,否则就扣留报到证的现象。此类现象在所调查的天津、四川、江苏的一些高校中均存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将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 详细
点击排行
  香港宣布申办2023年亚运会 预算60亿港元
官场现形记:细数2010年落马贪官七宗“最”(组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