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1日,渤海商品交易推出了该交易所第一个有色金属的现货品种——电解镍。交易所将在上海设立第一批交割仓库,可以使中国大量的镍贸易商和下游的不锈钢生产企业通过渤商所进行交易。
另据有关人士透露,渤商所已经开始酝酿国际化事宜,日后将引入境外交易商直接参加交易,促使渤交所产生的价格成为“国际价格”。
据介绍,中国是镍的第一生产大国,2010年产量为31.37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22.26%,同时中国也是镍的第一消费大国,2010年消费量为54.08万吨,几乎是产量的两倍,巨大的缺口使得中国需要从俄罗斯等国进口大量的镍。
据悉,中国市场目前还没有集中统一的电解镍的现货价格,期货也没有电解镍的产品上市。中国的电解镍贸易价格主要参考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报价,由于LME距离中国市场较远,运费、汇率变化较大,经常被世界投机资本控制,因此不能有效地指导中国电解镍市场企业的生产经营。
此次电解镍在渤商所的上市,可促进中国交易所场内的电解镍现货价格产生,贸易商能够在渤商所进行充分议价,从而在价格的波动中找到自己最满意的价格,使贸易和收益实现最大化,有利于电解镍贸易市场的规范和发展。
渤海商品交易所董事长阎东升表示,“这是渤海商品交易所推出的第一个有色品种。交易所将努力为电解镍行业提供先进的交易、结算、交割、物流服务,为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打造一个新型高效的现货贸易平台,努力和中国企业一起共同构建中国独立的电解镍价格体系。”
相关资料表明,镍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用它制造的不锈钢和各种合金钢被广泛地用于飞机、坦克、舰艇、雷达、导弹、宇宙飞船和民用工业中的机器制造、陶瓷颜料、永磁材料、电子遥控等领域。
来源: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记者 融晓铮)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