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中国的科技投入将达2万亿元,而生物科技将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今天(6.26)在“2011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将进一步促进生物科技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紧密结合。
刘延东说:“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将作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发展领域和发展方向,以造福亿万百姓。”
“未来五年,我国还要大力加强生物技术在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大幅度提升国民的营养、卫生和保健水平,建立起生物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的科技保障系统,推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手段的创新。”刘延东说。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近13亿人吃饭、4亿多人吃保健品、1.3亿人吃药,此外还有20亿亩耕地需要新的农产品品种。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粮食、营养、医疗、健康、能源、资源和环境等诸多全球性挑战,将更多依赖于生物科技的突破和广泛应用。
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将为解决人类健康、粮食、能源、生态和环境等重大问题开辟崭新的途径。中国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介绍,我国今后将进一步发挥转基因生物技术品种的培育、艾滋病和重大传染疾病防治这三个重大专项的引领作用。
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表示,从青霉素的发明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再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也使我们对解决困扰人类发展的粮食安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充满信心。”
近年来,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较大进展,抗生素、疫苗、有基酸、氨基酸等多种生物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生物医药、生物制造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天津市长黄兴国表示,目前天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珀西•米斯卡介绍,至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量将增加35%,中国水资源缺口或达120亿立方米。“生物科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引擎,我们在制订水政策、粮食政策的时候,必须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乃至在某种程度上大大缓解气候问题。”
“农产品是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生物技术,比如基因技术,则可扩大农产品优质基因的应用,从而大幅提升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珀西•米斯卡解释道。
来源: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记者 杨乐 李享)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