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公交建设目标
到2015年,地面公交线网极大完善,形成中心区、外围新城、中心镇三级运营网络;消灭公交服务盲区,双城区公交站点周边300米范围全覆盖,外围区公交站点周边500米范围全覆盖;地面公交的客流提高到400万人次/日以上。
常规公交建设引导
实现线网优化,协调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关系,将公交线网服务覆盖扩展到全市域,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实现公交提速,建设公交专用车道;完善场站设施,建设公交停车场7处,公交首末站70处;落实公交优先政策。
《规划》还提出,将规范停车秩序,制定鼓励建设停车场的相关政策;要在严格执行配建停车标准基础上,加快重点地区路外公共停车场建设。规划期内,将在中心城区建设45处路外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约1.7万个,其中与轨道交通车站结合8处,引导车辆停车换乘进入中心区。在滨海新区核心区新增公共停车场39处,新增停车泊位0.87万个。同时,通过行人过街设施的合理建设,减少其他交通与行人交通之间的相互干扰,创造一个安全、便捷的城市交通环境。中心城区以完善快速路、交通性主干路为重点,年均投入建设人行立体过街设施约10座;其他地区结合骨架路网建设,及时配套完善沿线过街设施,尤其对于快速路及6车道以上交通性干道,把沿线立体过街设施系统作为道路工程的配套部分一并实施。
到“十二五”末,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信息集成平台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域范围的智能化中央管理系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城市交通管理实现从现状局部交通监控到功能较为完善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转变,实现控制区域内主干道路通行能力提高10%,平均车速提高15%,停车延误减少15%,停车率减少20%,有效减少尾气排放,降低油耗,提高城市运转效率。
来源:天津日报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