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数年前,“做市商”这个概念对于普通民众,甚至投资者来说,都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去年8月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将“做市商制度”提到了相当的政策高度,《意见》明确指出,要“丰富市场交易模式,引入做市商制度,提高黄金市场流动性”。而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国务院批复的金融改革和创新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早在2008年底就已经开始了黄金市场“做市商”的探索。
2006年6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天津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并“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
2009年10月,国家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创新专项方案》,要求天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天津市金融办批准,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发起设立,并作为第一大股东相对控股的一家公司制交易所,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主任高峦兼任交易所董事长。作为我国第一家采取做市商制的黄金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主要经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现货延期交易,全天24小时的交易时段和白银合约在我国亦属首创。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于2010年2月开始试运行。至2011年2月底,一年的试运行带来了2100亿元的成交额,成交量涨速迅猛。交易所2010年度实现创税1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