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0日至11日,第四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简称“融洽会”)在天津召开,短短两天时间里,“融洽会”的多项纪录被刷新,预计交易总额将超过200亿人民币。
中国日报记者在“第四届融洽会成果说明会”上获悉,今年参会的各类机构加起来,共有3400余家,总人数约7300人,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参会的主体有基金、中介和工商企业,会议期间共组织各种活动110场,各类融资项目总数达4940个。
天津市副秘书长陈宗胜在说明会上表示:“融洽会不同于其他会议,融洽会的核心特点在于资本对接,一方面是基金方,另一方面是工商企业方,通过大量的中介机构来撮合,从而实现快速对接、快速约会和快速交易,以交流促交易,以交易创造价值。在今年的融洽会期间,共进行了360多场快速约会,实际交易额估计会超过200亿。”
此外,在第四届融洽会上还首次设立了展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对接的板块。由国家科技部组织举办的首届“高新技术企业国际投融资洽谈会”,积极探索了金融助推科技企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是本届融洽会上新的亮点。
天津市科委郭靖处长介绍道:“在科技融洽会上,62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进行了105场快速约会和洽谈,6月10日当天就达成了一千万美元的投资意向。此外,天津市科委、北方技术交易所和新加坡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达成了三方合作协议,准备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以知识产权为主题,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可科技资源和知识资源的结合。”
本届融洽会共举办了9场高峰论坛,其中主题论坛1场、专题论坛8场。其中包括由融洽会组委会举办的“推动全球资本交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主题论坛;由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经济日报社、金融时报社、华夏银行、捷克PPT集团共同举办的“金融创新论坛”;由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中华创业投资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年会”;由天津市发改委、中国船级社、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举办的“船舶基金助推产业资源整合论坛”等。
陈宗胜副秘书长表示:“会上的主流观点认为,后经济危机时代虽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应该不会出现二次探底的风险和可能,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加速进行金融产品的改革和创新。”
来源: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记者 融晓铮)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