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多个世纪的风雨侵袭和多次地震冲击,被誉为"中国现存唐代建筑代表作"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却未遭毁坏。专家认为,这其中既有建筑构造上的原因,也有历史上修缮较少的功劳。
文物古建专家柴泽俊介绍说,佛光寺是一座规模宏伟的佛刹,位于山西五台县境内。1937年,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携夫人林徽因路经此地,发现佛光寺并将其公诸于世,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重视。
"东大殿是佛光寺主殿,位居山腰,背东向西。"专家说,"殿前依地势用片石垒砌着10米多高的基座,其上再筑90厘米高的台基。殿内金柱和后檐柱的柱基,是就山岩开凿而成。这些都为大殿的基础稳固、构造坚实打下了基础。"
此外,柴泽俊还认为,佛光寺地处偏僻,香客冷落布施稀少,大修大建的经济来源较为贫乏,可能也是东大殿能保留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专家说,东大殿形体劲健雄壮,结构规整完善,制作精细、技法纯熟,不仅是研究我国建筑史和建筑科学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世界古代建筑中难得的历史宝藏,堪称我国现存唐代建筑的代表作。殿前石幢镌字与殿内椽栿留题等相互印证,为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提供了有力证明。
据《清凉山志》记载,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此后曾受到损坏,唐大中十一年在其旧址上重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新华社(记者 刘翔霄、王学涛)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