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绿色能源,服务山西发展。4月19日,山西首个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山西国际电力集团6.8万吨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在沁县华安循环经济园区奠基并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12亿元,采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的焦炉煤气制合成天然气专利技术,由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山西燃气产业集团、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与沁县华安焦化有限公司投资共建,填补了山西省焦炉煤气甲烷化项目的空白,也是目前国内第一套每小时3万立方米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主要用于LNG汽车加气站、民用燃气及城市燃气的调峰气源。
沁县是山西省的省级贫困县,近年来,该县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今年该县共确定85项重点工程,总投资215亿元。山西国际电力集团6.8万吨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的正式奠基开工,标志着沁县的重大项目建设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对全省焦炉煤气综合开发利用起到示范推动作用,有力地促进“气化山西”战略的实施。
焦炉煤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是山西省四气产业一体化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支持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源政策和环保政策。沁县焦炉煤气制6.8万吨/年液化天然气项目,采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的焦炉煤气制合成天然气专利技术,循环利用沁县华安焦化有限公司130万吨/年焦化副产剩余焦炉煤气,规模生产液化天然气。主要工序包括焦炉煤气压缩与净化、甲烷化、富甲烷气体分离与液化等,年处理焦炉气2.4亿标准立方米,年产液化天然气6.8万吨(相当于1亿标准立方米),可实现焦炉煤气“零”排放,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硫726吨、粉尘总量10吨、二氧化碳20万吨。项目总投资4.12亿元。
来源: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 孙瑞生 通讯员 袁宝华 段灵芝 景旭意)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