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平鲁区按照省市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要求,结合全区实际,组织全区下乡住村干部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访民情、摸村情”,理清住村工作思路。干部下乡住村后,坚持开好“三个会”、做到“三必访”,即开好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居民代表座谈会;贫困户必访,致富带头人必访,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必访。全区下乡住村干部通过走家串户,到田间地头实地调研等深入细致的工作,基本找准了影响基层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下乡住村干部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下乡住村工作计划。
二是“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下乡住村干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队伍建设,使每个村基本都有1—3人的后备干部和1—2人的入党积极分子,为村“两委”班子建设储备了后备人才。建立和完善了村“两委”班子议事规则、民主理财、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促进了农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了村干部队伍建设。
三是“抓帮扶、送温暖”,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下乡住村干部把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作为工作的重点,大力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各下乡住村部门单位结合自身优势,积极为贫困村、贫困户找出路、谋发展,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截止目前,全区下乡住村部门单位和下乡住村干部结合春节慰问等活动,先后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2人,解决了一些群众急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调结构、送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下乡住村干部积极帮助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充分发挥思路宽、信息灵、门路多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民组建各类农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开展科技扶贫、物资帮扶等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理清致富思路,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措施。截止目前,全区下乡住村干部为帮扶村提供致富信息1200多条,组织劳务输出4000多人次,创收80多万元,新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多万元,进一步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
五是“摸民情、顺民意”,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下乡住村干部以创建“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家庭”为载体,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为手段,深入开展社情、政情、民情调研工作,掌握重点人员的现实表现,及早发现苗头性、趋向性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高度重视,抓好落实,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据统计,自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开展法制宣传5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6万多人次,调解民事纠纷460多起,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政治稳定。
六是“下基层、住农村”,提高住村干部素质。区委坚持把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同培养锻炼干部结合起来,特别是把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一定工作经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作为开展干部下乡住活动的重点。在干部下乡住村工作中,广大干部都珍惜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克服食宿条件差、交通不方便、信息相对闭塞等困难,自我加压,自我约束,树立了下乡住村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来源: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 孙瑞生 通讯员 姜伟 王喜平)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