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2月23日山西省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煤炭大省山西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将在全省煤矿建成煤矿安全六大避险系统。另外,煤炭资源整合后该省所有煤矿到2015年将实现采掘机械化。
作为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之一,本次会议围绕山西能源发展战略和煤炭资源整合,由省发改委副主任李永平和煤炭厅发言人李成先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以及“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
山西省煤炭厅发言人、总工程师李成先介绍,煤矿安全六大避险系统包括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压风自救系统、煤矿供水施救系统、煤矿安全通信系统以及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这六大系统在“十二五”期间的全面建成,将对山西煤矿起到进一步安全保障作用。
李成先表示,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期间除着力提升矿井装备现代化水平,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之外,山西将继续强化主体责任,建立“一岗双责、层层负责”的煤矿安全监管责任机制,严格安全目标考核。并突出预防为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同时立足基层基础,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继续加强煤矿职业教育培训,建立高素质职工队伍;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和班组建设工作,使劳动用工管理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
另外,“十二五”期间该省产业技术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将明显提高。到2015年,所有煤矿实现采掘机械化,其中综采机械化程度不低于85%,综掘机械化程度不低于75%。全省煤矿原煤全员平均效率不低于15吨/工。瓦斯治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古)空区位置、范围以及积水、积气勘查探测技术方面有所突破。矿井采区回采率达到78%,原煤洗选加工率达到80%;煤层气(瓦斯)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70%
到2015年,山西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将大幅度提高。形成4个亿吨级和3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省产量的80%以上;全省煤矿数量控制在1000处左右,平均单井规模不低于120万吨/年,选煤厂洗选能力平均达到120万吨/年以上。同时,综合考虑全省煤炭资源、土地塌陷、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约束条件,2015年全省煤炭产量目标确定为10亿吨。
“十一五”山西能源发展亮点
--煤炭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山西预计累计生产煤炭32亿吨,比“十五”时期增加10.8亿吨,增长50%;2010年预计完成煤炭产量7.2亿吨(1-11月为6.7亿吨)。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出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全省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2005年为0.905,2006年为0.85,2007年为0.726,2008年为0.423,2009年为0.328,截止2010年11月底为0.1982,比国家下达的年度控制指标(0.351)低0.1528,比同期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平均水平(0.727)低0.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