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时政
实录: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解读
2011-10-16 09:46:13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主持人:我站在考生角度问一句,答这些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因为会准备一些复习,要往哪些答题点考虑?

王健:很多考生都在想这个问题,很多考生都在看热点,经济是一个大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下应该如何准备呢?应该按照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要求侧重于几个方面:一,问题。二,原因。三,对策。四,影响。我们看这些社会热点时,一个社会热点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准备这些热点时要把社会热点的材料划归于几类,首先哪一部分是对现状和现象的描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这些一部分一部分来备考。

主持人:谢谢。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终职位的竞争比例是59:1,两位老师能不能预测一下,今年的比例是什么样的趋势?

李琳:从去年的报考情况来看,去年一共报考了130万人,竞争12000多个职位,实际报名比例是100:1,最终统计59:1的数据是最后参加考试的人数。现在对于大家最重要的问题是报考,从明天开始网上报名,在报名过程中,大家一定会发现自己的职位报名人数比例每天都会激增,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要慌,也不要怕,今年刚报完名的比例会接近100:1,但最后参加考试的会降到60:1—65:1,在60:1的比例中很多考生并不是为了国考,是为了后面做省考准备,想看看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能得到什么样的名次,以备考省考的途径来完成省考备考。我们预计今年招录18000个岗位,报名的人数应该会达到150万左右,最终去参加考试的应该是60:1。

主持人:学生备考心态上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李琳:我们接触了很多报考同学,他们反映的问题是公告发布下来到考试之前叫做焦躁备考期,这一段时间大家想得问题很多,有的同学想要不要出国,有的同学想要不要考研,要不要找工作,好像大试一来所有的重担一股脑压下来,造成不知所措。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还是要认清楚自己到底要选择什么,一旦选择了公务员考试,我们都知道公务员最后考取的职位,不像考研或者其他的证书最后只是拿到一种资格,而不是证书和一辈子的工作,公务员考试在这方面在同等竞争下有一个优势,就是最后考取的是一个职位。一旦认定了这条路要走的话,我们知道现在公务员考试竞争压力比较大,大家不要过分担心考不上怎么办,还有很多现在在职的网友也在关注这个考试,想谋求更稳定或者对自己前途发展更有利的职位,也来参加了这次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的态度也很明确,我们的公告当中明确说明,在面试之后可以去提交原单位的同意说明。

最大程度上,国家已经保证了我们参加这次国考当中所出现的任何损失,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最主要的问题是能够调整好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当中,只在乎过程,不要在乎结果。其实在焦躁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接下来六周的时间应该如何分配,如果这时候不能够稳下心来,准确设定出接下来六周的复习计划,再做心态调整也是一纸空谈。接下来的时间中,不管复习的时间长短,这时候是一个突击时刻,六周时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面两周要去了解一下历年的真题,申论要关注历四年六套的国考真理,从行测角度来看,我们建议考生关注历例五年的国考真题的国考真题,以及近两年的联考真题,去年是425和918,今年是424和917的两套真题。一共加在一起是九套题,建议大家在两周的时间内做完。这样的题型归纳基本上可以达到了解考试的主要内容、主要方式的目的。接下来两周的时间一定是抓重点突破,因为行测考试考察内容相对来说多一些,比较繁杂,有数学、逻辑、言语、常识,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抓重点,重点思路,重点内容,重点方法,一定要把这些内容抓好。重点内容,比如在考试当中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数学运算、资料分析、演绎推理、片段阅读,这四种题型一定要牢牢抓住。

核心的解题思维思想,演绎推理昂中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加强和削弱题型,我们要知道思维模式是什么,其实核心就是三段论的思维模式,A是B,B是C能够突出突出A是C,如果因为A是B所以A是C,我们就补充一个前提来加强它,B是C的前提。把这样的核心思路掌握住了,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题型。片段阅读,也有一个核心的解决思路,拿到一个文章如果判断主旨,如何快速找到这段话作者想表达的意图,核心判断两点,一个是文章体裁,说明文想说明什么问题,记叙文、议论文又想说明什么问题,这是我们把握的。

另外是段落的结构,句子和句子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一个比较长的复句表达的主体内容在哪儿,这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核心思想和思维模式。再比如说数学运算当中,核心要掌握的思想是整除特值比例,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15道题目,有10道题目考察的是整除特值比例这样初等数学最基本的的思想,所以我们要把重点内容掌握到了,基本上80%的题目是可以把握住的。集中这两周的时间,把这方面的内容和核心的方法,比如数字推理当中的逐差法,在解决图形推理的过程中我们核心应用一种方法是就是求同求异,如果图形各元素相似,就找他们之间的不同点,如果相异度比较大就找相同点,这样的核心方法能够用两周时间还是能够做到深入了解并且运用到具体题目中。所以还有一个回馈过程,前两周做了一些真题,后两周我们要总结一些方法,核心的思想内容和方法,再套用到整体当中,最后这两周时间建议大家做一些模拟,通过实战演练,真正达到上战场的感觉。在这两周的时间中,建议大家模拟考试一天,总结一天。按照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间作出相应准备,但是一定要注意,考完之后一定要有一天时间总结。

大家还会关注到一点,刚才我和王健老师谈到的主要是行测和申论大纲,其实这次考试还有一个部分,就是原定在面试阶段进行的专业课的考察,比如说外交部,教育部这样一些部门,有一些非常规语言的职位,比如日语、俄语、阿拉伯语,这些职位在招录过程中,以前考察是在面试阶段增加专业课考察,比如增加一门语言考察,或者保监会、银监所会增加银行学、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科目的考察。

大家会关注到一点,是不是我们复习时间就不够了,大家要注意,他的考察相对来说内容会比较简单,考试的形势和等级考试,比如外语考试和等级考试差不多,考察内容主要是词汇语法以及完型填空,还有阅读理解,主要就是这三种题型。银行学或者西方经济学考察的内容不会过于复杂,和我们平时在学校里参加的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的考察内容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如果我们在学校里就已经把这个内容掌握的比较好了,是完全可以轻松应对这次考试的。归根到底一句话,希望大家真正能够把握最后六周的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最后关键时刻顶住所有的压力,全身心投入到备考复习过程当中,同时也预祝各位网友能够在这次考试当中取得好的成绩。

主持人:谢谢两位老师。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更多内容请大家关注人民网教育频道。再见。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编辑:马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行业篇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温家宝广东调研外贸: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财政部分析民生支出感受差异原因:人均水平低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