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时政
辛亥百年:思想大解放 “中国道路”赢得世界尊重
2011-10-08 09:07:31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鲁迅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辛亥百年,百年间沧桑巨变。在这秋日,回望百年,你脑海会蹦出哪些词汇?这百年,给我们哪些启示?

辛亥百年:思想大解放 “中国道路”赢得世界尊重 (2)

本报记者 陈振凯

【字号 大中小】

E-mail推荐:

将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将新民主主义胜利引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轨道;

改革开放,成功探索出一条将中华民族领上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间,历经坎坷,多有牺牲,但中国共产党人意志弥坚,始终在振兴中华、走向文明复兴的最前沿!

百年来,在与浩浩荡荡“世界潮流”同行的中国道路上,中国人民经历巨变,在重塑中华文明辉煌的韧性战斗中,一次又一次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镌刻在自己永恒的心灵中。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三大巨变,一脉相承。中国和中国人展现出追求文明进步的巨大活力。

回头看这百年,有一条历史走向异常清晰,这就是:百年前那个羸弱不支、沉疴难愈的庞大国家,站起来、富起来、靓起来,向世界展示着一个精伦无比的文明进步故事,向人类共同的文明进程贡献上她独特的发展智慧……

(3)道路:在永恒创造中拓展

别人的脚走出的路,不会送我们到达目的地。自辛亥革命起,中华民族就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追赶世界潮流。“中国应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还依然是我们壮怀激烈的文明情怀吗?

民国初建,孙中山提出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的美好主张。在《建国方略》中,他更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勾画了前所未有的蓝图。

美好理想和正确道路有时无法兼得,从前者到后者,谁也替代不了中国人跳跃那条“卡夫丁峡谷”。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找到了走向独立、民主、富强的自己的道路。中国人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最具真理性的不仅在于她对人类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的揭示,还在于她让中国人学会“自己找路,走自己的路”。自从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的创造性勃发,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农村包围城市”、“论十大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自己的路,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整个世界的文明形态也为之一变而精彩纷呈、别开生面。

学者张维为认为,人类历史上,只有千万人口量级国家、上亿人口量级国家崛起的经验,没有任何为十多亿人口量级的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的先导经验。而惟其如此,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就更有文明进步的大价值,对人类文明创造的共同进程就更有大贡献。

中华民族不缺少历史意识和世界眼光,这是辛亥革命对中国人的巨大赐予。放眼世界,目光四射,去发现和汲取人类先进文明的成果,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去寻找和开拓适合本民族特点的文明进步道路,这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人行为的两大特征。在这当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正是中国人自觉的创造、创新意识。

三年前,北京奥运会上的那个“和”字,已将中国发展道路的“和谐”理念传之四海。今天,只要既顺应世界大势,勇于融合、借鉴,又坚持走自己的路,中国人对世界对人类的文明进步的贡献会越来越大。在人类文明的最高精神价值层面,中华民族不会缺少一个理应占有的位置。

辛亥百年后的今日,“中国道路”赢得世界关注和尊重,中国人更加树立了坚持“中国道路”的信心。

百年沧桑,中国逐步实现着孙中山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的美丽构想;以辛亥百年为契机,善于总结和反思的理性中国人,必将从辛亥百年的丰富文明积淀中汲取更大的力量,为走上文明进步的更高境界做好冲刺、跨越的准备!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永恒警世钟!

来源:人民网 编辑:马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