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2010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部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开展耕地保护补偿试点。采用信息化手段等有力措施,进一步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探索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的方式。做好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估和土壤微量元素测评分析成果应用,探索成果动态更新机制,促进耕地质量保护。
严格规范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一是按照《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的通知》要求,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情况的清理检查。二是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认真组织实施10个重大工程,落实配套资金和工程监管,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示范省的建设。三是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真正把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整治这件利国利民、利乡利城、利农利工的好事办好。
全面强化土地督察和执法监察。一是坚决贯彻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毫不松懈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土地督察工作。完成6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例行督察,加强对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土地调控政策和重点地区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情况督察,不断强化对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业务的全程监管。二是完善执法监察体系。坚持每季度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一批违法案件。切实抓紧做好2010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和实施问责相关工作。建立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和纪检监察机关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部、省、市、县四级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互联互通,及时发现和报告土地、矿产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投入使用国土资源遥感监测全国“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同时,我们要高举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开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两面旗帜,实现“地质找矿三年有重大进展、五年有重大突破、八年到十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的目标,着力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坚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崇高的生命任务,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治工作的最高价值准则,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记者:在增强国土资源发展动力方面有哪些考虑?
徐绍史:改革创新始终是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将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夯实工作基础,提升队伍素质,着力增强国土资源发展动力。
要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开展城市批次用地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继续改进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确保重点建设项目依法及时落地。开展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组织实施煤炭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及时总结完善矿业权出让制度。
要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并逐步深化试点工作,探索缩小征地范围途径和方式,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推进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管理,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
要深化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及时出台新修订的划拨用地目录,逐步扩大有偿用地范围。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认真总结、规范和完善房地产用地出让模式,推动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租赁制,推动土地供应由“价高者得”的单一目标向完善市场、保障民生等多目标管理转变。推进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建立健全土地和矿业权有形市场。加快推进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有序开展采矿用地改革试点,总结完善相关制度。
要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抓住当前矿业繁荣的大好时机,持续推进地质勘查单位改革发展,加快企业化,鼓励走勘采一体化道路或技术服务道路。加强政策、信息服务,积极推动地勘单位“走出去”。按照“整体规划、急需先建、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建精建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大力推进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第一届全国地勘钻探职业技能竞赛。探索建立注册地质师制度。
要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着力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干部队伍执行力。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创先争优工作,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执法监管,切实管好用好国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国土资源管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当前特殊的发展阶段,面对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我们一定要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充沛激情,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协调联动、统筹推进,加强调研、关注基层,尽职尽责、善治善为,努力开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链接)
“十二五”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实行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统筹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以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保护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正确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统筹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开源与节流并举,保障各业各类用地合理需求。加快建立地质找矿新机制,着力推进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坚持把强化国土资源保护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中心任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规划和计划管控,创新完善耕地保护和补偿机制。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加强总量调控、分区管理和准入管理,强化对重要优势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开采管理,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加强海洋资源保护,维护海洋权益。
——坚持把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主攻方向。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增强资源节约观念,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完善节约用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矿业和循环经济,创新矿产资源节约技术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