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8-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30周年庆典暨中华美国学会2011年年会系列学术活动在京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为美国研究所30周年华诞题词:“研究美国,勿以今日同昨日;复兴中华,总须后人继前人。”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副院长李慎明、武寅、李扬,院秘书长黄浩涛,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于洪君、中共中央党史办副主任章百家、前驻美大使李道豫、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会长马振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崔立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结勉、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前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斯卡拉皮诺等中外嘉宾出席了此次系列学术活动。
王伟光常务副院长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美国研究所建所3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说,30年前,在邓小平、胡乔木等老一辈领导人亲自关怀下,中国社科院成立了美国研究所。30年中,美国研究所也培养了、成长了一批又一批我国的美国研究学者,其中有的充实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和机构,有的在高等院校发挥着领军人物的作用,也有的在美国等地继续从事着学术研究与教学。美国研究所及其学者们在沟通中美学界和社会文化界中的作用也非常突出。30年来,美国研究所在中央和国家有关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国外同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走过了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也为中国社科院的国际问题研究做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为国家的对外开放和对美政策做出了积极的献言献策。
王伟光指出,中美两国拥有的共同利益在扩大、肩负的共同责任在增加,双方合作前景更为广阔;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胡锦涛主席在年初曾指出,“中美关系发展需要新思路、新行动、新气象。”这给美国研究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即如何在深刻而复杂变化着的国际形势下,扩大中美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实现互利共赢,并与各国一道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这既是当前重大的外交问题,国际政治问题,也是非常严肃的学术问题、理论问题、战略问题,需要学者们从各自的学科的角度,深入而持久地跟踪新形势、注意新变化、把握新动向、研究新问题。
王伟光在致辞中还对美国研究所提出了新的希望。他说,美国研究所经过30年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今天可以算是“三十而立”,但也更是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美国研究所的学者们要加大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关注并研究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为我国的美国问题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李肇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于洪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崔立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前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斯卡拉皮诺、美国驻华使馆代办王晓铭分别致辞,对美国研究所建所30周年表示祝贺。
此外,来自院属国际学部各研究所所长、院职能部门与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200多名中外学者和官员以及20多家中央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庆祝大会结束后,美国研究所接着将连续举行几场学术活动,包括“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国际问题):面向新形势的中美关系”;我国的美国研究十年回顾学术研讨会;我国第一本《美国蓝皮书》新书发布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第33届国际问题论坛:2011年初以来的中美关系走势”,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第33届国际问题论坛:2011年初以来的中美关系走势”做主题演讲,副院长李扬将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国际问题):面向新形势的中美关系”中做主题演讲。章百家、谢锋、柯庆生、韩磊等中外客人在会上发表演讲。资中筠、王缉思、阎学通、宫力、秦亚青、杨洁勉、袁明、丁兴豪、陈宝森等知名美国问题专家50余人也在会上讲话。
会议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等院领导向熊光楷、于洪君、章百家和斯卡拉皮诺颁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荣誉研究员证书》。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