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燕窝固形物含量不一
此次血燕事件后,有业界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燕窝造假或以次充好的手法还有很多。比如把低价白燕窝染色,加工成高价的黄燕或血燕;把木薯粉、鱼胶粉、鸡蛋等涂在劣质燕窝表面,使其看起来光亮、厚密,并增加重量;用白木耳和猪皮制造瓶装即食燕窝等等。
相对于燕窝盏的“贵不可攀”,瓶装的冰糖燕窝则是许多大众的消费选择,一是因为打开即可食用,而且价格也较为“亲民”。不过,记者调查中发现,这种即食型的冰糖燕窝所标识的可溶性固形物多少不一,价格更是五花八门。
16日,记者在管庄京客隆店内发现,该超市也有即食型的燕窝产品销售,一款品牌为香港金日的即食冰糖燕窝上面标注固形物含量≥18.8%,8瓶装售价216元,而另一厂家香港康富来生产的冰糖燕窝固形物含量同样为≥18.8%,6瓶装售价164元,不过店员极力向记者推荐前者,称“金日的牌子更好”。
记者还在货架的另一端看到一款北京东健食品厂生产的木糖醇燕窝,店员称该产品“燕窝含量很低”,不过记者却在包装上看到固形物含量≥19%。
随后记者又来到同仁堂店咨询燕窝,却意外发现,这里销售的冰糖燕窝虽然包装上标识的固形物比京客隆里销售的都低,价格却要高上几倍。
同仁堂的店员第一推荐的就是一款总统牌冰糖燕窝,并表示“这是含量最高的”。记者在该款产品的包装上看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售价为668元。而另一款同样重量为420克,不过可溶性固形物仅≥9%的即食型冰糖燕窝,售价则相对较低,为418元。
店员称固形物“就代表里面含有多少燕窝”。不过,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安全系主任何计国处了解到,所谓固形物主要是指冰糖的含量。而记者在百度百科名片中也查询到,可溶性固形物为“食品行业一个常用的技术参数。可溶性固形物是指液体或流体食品中所有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等”。
而当记者质疑为什么超市里的即食燕窝含量更高,价格却比这里的便宜时,店员称燕窝和燕窝都不一样,“里面的燕丝不一样,有的燕窝里只有一点燕窝,有的甚至用银耳冒充,你分得出来吗?当然还是我们同仁堂的东西值得信赖啦。”
店员还称,之所以自家销售的即食燕窝更贵,是因为里面的食材是血燕,而且是来自马来西亚的血燕。不过,在此次血燕事件中,浙江省工商局抽查的问题血燕主要来源于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