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应不重学历重经验
去年,广东从珠三角外来工中招录50名基层公务员,这种做法属全国首次。今年,广东决定再从优秀工人、农民中选拔250名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这是广东首次单独面向本地工农选拔公务员,也是第二次从外来工中选拔公务员。
如何界定“外来工”身份
从外来工中招录公务员,给广东2600万外来工打开了一扇门,打通了外来工进入当地基层公务员队伍、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林盛根表示,“以前通常都从大学生中选拔,相对来说,大学生初涉社会,缺乏锻炼,在看法方面和作出决策的时候难免会和基层人民有隔阂,现在从一线务工人员中选拔,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改变公务员的队伍结构,多元化一点;二是有利于决策时更好地了解基层群众的声音;三是增加整个队伍的基层工作经验,更好地处理工作。”
根据公告,报考者须符合《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等规定的基本条件,还要具备“年龄18至35周岁;高中(中专、中技)及以上学历;在职位所在市的企业工作3年及以上;户口不在职位所在市或已通过企业用工方式及激励政策迁入职位所在市”等条件。
如何界定报考人员的“外来工”身份?林盛根说,职称不是最重要的,学历在高中以上的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须在当地有几年的工作经验。
鼓励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通过石钟良等3人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外来工公务员完全可以胜任新工作,并且能结合以前的经验开创新的工作局面,政策效果明显。但我们也看到政策仍有调整的空间。”林盛根表示。
去年肇庆市招录的3名外来工公务员都有大学本科学历,此前也都参加过国家或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肇庆当地一位网友称,总感觉他们“工人的味道并不浓”。
对此,今年招考已明确要求,选拔所称“工人”包括在各类企业生产一线从事体力或技术劳动的人员。
此外,目前招考外来工公务员的考试制度与国考或省考相同,学历不高的外来工也很难从中竞争胜出。真正要招录一线经验丰富,但学历不高的工人,政策还有调整的空间。
80后作家林萧建议,将年龄限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放宽,适当增加岗位名额。如健全以考核综合能力为主、笔试分数为辅的招考机制,让更多综合素质强的外来工感觉有奔头、有希望。
林盛根表示,政策还需要细化。招进来以后要给予适当的平台位置,让他们发挥优势;还要做好管理和考核工作,是否符合录取时的标准。(文/图本报记者何涛 实习生徐婉琪 通讯员福元)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