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打工子弟:北京如此大,为何放不下我们的课桌?
2011-08-17 10:32:56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文章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些外来务工子女性格内向,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这些孩子性格敏感、普通话不流利。在父母眼中,他们“成绩不够优异”,“宁愿待在办学条件较弱的打工子弟学校。”

“无论是无法进入公办学校,还是融不进城市的氛围。无论是哪种原因,打工子弟学校都为九年制义务教育作出了贡献,无缘无故被关停,我实在不理解。”一位打工子弟学校校长颇为无奈。

让外来务工子女感受城市温暖

城市之大,难道真的找不到更多的课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益如何保障?在采访中,不少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廉思认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政策有‘禁’的一面,就应该有‘疏’的一面。由于资源配置的问题,可能公立学校无法接纳那么多外来务工子女,但是,打工子弟学校条件又有限。政府应该从卫生、教室环境、师资等方面给予帮助,让那些跟随父母来到北京的孩子体会到更多城市的温暖,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太元则表示,打工子弟受教育问题应尽快就地解决。因为,不就地解决就意味着增加“留守儿童”。

既然有了同城待遇,为什么还有打工子弟学校的存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如果政府投入足够,这些学校就不应该存在。”

熊丙奇认为,打工子弟学校大多校舍条件简陋,卫生条件、师资条件都相对较差。按照政府依法办学的标准,政府有权力对不达标的学校进行取缔。但是另一方面,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不足,公办学校又不能完全容纳这些孩子,因此,这些学校只能“纠结地存在”。

“关键问题还是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经费。如果政府能保障这些孩子全都进入条件较好的公办学校,相信关停打工子弟学校将不会再有人反对。”熊丙奇最后说。

截稿时,记者从新华网获悉,北京市教委16日表示,将要求相关区县全力做好所有孩子的就学方案,把保证每个孩子有学上作为工作底线,确保愿意在京上学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于姝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银监会旷仁山调任江门市委常委 京官空降引关注
商务部要求遏制中秋国庆前违规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