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打工子弟学校,我们去哪上学呢?

法制晚报记者 林晖 摄
上万名孩子一夜失学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又被关停了,遍及3个区的上万名孩子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面临被迫被选择。
据相关政府部门给出的解释,大兴、海淀、朝阳区的近30所学校是因为种种“安全隐患问题”被叫停的,按照《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的有关规定,校园面积至少要达到15000平方米,校舍总使用面积至少3587平方米,体育场地应当满足相应学校规模所需的至少200米环形跑道等。
“显然,对我们这种缺少资金的学校,这是永远过不去的坎。我们成立的时候你们就默许,一有政策就用这种理由叫停。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位校长语带不满。
“今年6月底,学校因为合同纠纷,被村委会停水停电。”海淀区红星小学谢校长说,随后,校方和房东接到海淀区法院的电话,房屋与土地将被强制收回,村委会的人则当场将房屋拆毁。
尽管叫停不符合办学标准的学校,理由充分,但问题的关键是,谁来为孩子们安置好他们的下一张课桌。截至目前的消息,只有朝阳区教委表示,已经做好准备,不让一个孩子失学,海淀区和大兴区则没有对学生的安置办法给出明确回应。
16日,当记者赶到位于海淀区东升乡的新希望小学时,校舍只剩下一地瓦砾。
同样是16日,几位学者打算就农民工子女教育权益保障展开研讨,记者赶去旁听,却几次被通知改换地点:
中午12时许,会议地点从城西一处大厦改到城北一所大学。
13点15分,大学方面迫于压力不愿提供地点,于是,会议改到一所民营书店。
13点40分,记者再次接到通知,“书店也不行了”,会议被迫取消。
取消了的会议无法打消人们心中的问号——打工子弟,北京如此大,为何放不下你们的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