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打工子弟:北京如此大,为何放不下我们的课桌?
2011-08-17 10:32:56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文章

为城市出力却不能在城市上学

印象中,这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06年,北京市就曾经在海淀区、石景山区等区县关停239所打工子弟学校,当时近10万名学生的上学问题受到影响。

这次,当“关停”的政策再次出台时,换的是另外一批学生、愁坏了另外一批家长。

“我们都是为北京出力的人,我们的孩子却没办法在这里上学,我想不通。”长期在北京做保姆的苏阿姨说。

记者注意到,关停的消息刚出现在媒体上时,不少人的反应是“不能相信”。

“‘同城待遇’不是去年就实施了吗?为什么还是有学生无法进入公办学校上学呢?”一位读者在论坛留言。

因为,在已出台的法律和政策中,我们不难看到“解决问题”的表述:

2006年出台的《义务教育法》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写入法律:“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2009年年末,中央财政下拨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0亿元,专项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充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

2010年,北京“同城待遇”启动,按照规定,打工子弟入读公办学校,可以和北京孩子一样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然而,尽管目前已经在政策层面上为农民工子弟提供了在城市就学的通道,但这个通道并不畅通。

“我的朋友想给自己的孩子转去公办学校,可学校说要‘捐款’,将近两万元钱,其实就是借读费。”从四川来京务工的徐先生说,他朋友的孩子最终也没能去成公办学校。

落在统计数字之外的学生

2010年末,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消息,在公办校借读的打工子弟比例正逐年提高,2011年可达70%,三年内将提高到90%。

尽管比例在不断上升,但还是有一部分打工子弟不可避免地落在数字统计之外。原因何在?

不少人认为,原因可能在“五证”上。

“五证”指的是,家长或监护人持本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

“‘五证’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是一道高门槛。”多名学校负责人坦言,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家长,大多是菜农、商贩、临时工、拾荒者,也许根本不能做到“五证”齐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银监会旷仁山调任江门市委常委 京官空降引关注
商务部要求遏制中秋国庆前违规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