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生活质量下降不安全感加重 白领的通胀生活
2011-08-01 10:10:52      来源:瞭望

打印文章

物价敏感人群由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阶层扩展,影响类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扩大。原本属于“社会稳定器”的中等收入人群生活质量下降,不安全感加重

“每月工资约为4000元,给家里寄1000元,吃饭开销约1300元,单间房租650元,交通、通讯等费用要200多元,卫生洗涤化妆等日用也要几百元。”在广州众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作的王苗利最近几个月大幅削减开支,尽管如此,给《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算完自己的开销账后还是懊恼不已,“我是真正的‘月光族’,一毛不剩。”

这一轮物价上涨,联合利华涨价、出租车费涨价、可乐涨价,很多快餐店、西餐店都跟着涨价,而这些都市生活习以为常的消费,现在顿时让城市小白领们压力陡然增加。”王苗利以自己举例道,以前每周一次的朋友聚会改为每月一次了,自己尽量不埋单;每周一次去商场购物也缩减为每月一次;打电话尽量用公司电话,自己少花话费,“虽然现在的房租已很便宜,还计划再去找更便宜的房子。”

2009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直至今年6月份CPI再创新高。尽管首当其冲的是低收入人群,但也使得物价敏感人群正在向中等收入人群扩大。一方面,由于本轮涨价的品种,如成品油、出租车、鲜瓜果、家禽、鲜蛋、鲜奶、快餐、服装、房租价格等,都是城市白领的集中消费区域;另一方面,这一人群的家庭资金链脆弱,而近期密集出台的提高住房按揭首付比例、提高房贷利率等政策,普遍累及中等收入人群。

“缩小收入差距,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提低扩中限高’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基本原则。”采访中,社会研究人士指出,国家应启动对这一群体收入和经济状况、社会心态的调查研究,梳理近两年来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对这一群体的冲击程度,今后在出台各类政策时,要注意不能“误伤”这一群体,在制定新政策时对这一群体予以保护,“目前舆论中的‘意见领袖’、信息发布活跃者多为白领阶层,有引导舆论的条件、能力和手段。而他们的负面心理和对抗情绪,对未来政府的行政和管理将是很大的挑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2011年7月重要人事任免(名单一览)
卫生部:医院挂号等候不能超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