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底7月初,中国高校迎来高校学生的毕业季。在目前“剩男剩女”大行其道的环境中,“一毕业就结婚”成为一种时尚,流行于“先成家、后立业”“曲线就业”以及“爱情至上”的中国“80后”毕业生适婚人群。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艾依斯商务数据统计咨询有限公司曾专门针对“毕婚族”作过一次调查。数据显示,有23.5%的人是“毕婚族”,或者打算成为“毕婚族”,其中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加入“毕婚族”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
记者采访发现,有关“毕婚”的原因说法主要有三类:大学生倾向于“先成家,后立业”,考虑早点结婚,为以后事业发展提前铺平道路;“曲线就业”,与其自己打拼,不如先找个依靠;部分毕业生认为“毕婚”是对感情的尊重,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感情的升华。
“对于两个人的感情,最浪漫的事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家在四川省成都市的易晓芳说。她和丈夫是初中同学,出于对学生时代感情的珍惜,大学毕业后不到半年就结婚了。
“毕婚”的成群出现跟父母在背后的助推脱不开联系。马萍是在青海工作的一名“毕婚族”,研究生毕业前就结婚了。她告诉记者,父母的观念里始终认为女孩子找一个可靠的人过一辈子比什么都重要。“结婚时我还没有落实工作,所以双方父母承担了结婚的一切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