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也没想到会代表国家
由于过分操劳,今年才29岁的李灵额头上已有了鱼尾纹,像三十几岁的人。
刚从学校毕业时,身高1.68米的她体重是120斤,现在,李灵的体重只有90多斤。但她却笑着说:“这样也好,不用操心减肥。”此外,李灵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还患上心肌炎,最近经常感到心跳加快、胸闷。但她特别交代记者别写出来,以免让父母和学生担心。
但轻描淡写却抹不去李灵所面临的压力。如今在整个河南,李灵都成了名人。尤其是最近入选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走在当地的大街小巷,都有人认出她。为此,每次上街她都用厚厚的冬装把自己包裹起来,就怕别人认出她。
李灵坦承,成为“明星”让她的学校有了很大变化,有人给学校捐款、捐书,“一穷二白”的学校现在也有了电脑和电视机。电视机主要用来上音乐课时播放音乐、教学片及让学生们收看新闻联播。
不过,成名的烦恼也不少。平时李灵需要应对的接待采访也很多,还要经常参加各种会议。“做梦也没想到我会代表国家,国家给了我这么多荣誉,除了自豪和兴奋外,我最怕别人说我是名人。其实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有些家长把孩子送来,就说一句话‘把孩子交给李灵,我放心’。我就怕做得不好,辜负了大家。”李灵说。
整天操心着学校的事,29岁的李灵的个人问题也让父母颇为操心。但在李灵看来,现在还不是操心这个的时候,因为新校园正在紧张建设中。学校的一位老师也告诉记者,其实有不少人来为李灵介绍对象,但她实在太忙了都顾不上联系。
李灵的母亲刘桂芝也只能替她干着急。在河南老家,女孩子到这个岁数小孩都上小学了。
“你看她还不到30岁,皱纹都已经有了,手都粗了。说心里话,俺怕人家说她不像个女孩样儿,办个学人都办傻了,将来谁还敢上门提亲?”刘桂芝说。
今年春节,李灵的希望小学有46名学生的家长不回家。李灵说,她准备接学生到学校过个团圆年,为他们做一些好吃的。而今年春节,李灵全家也都将在学校的小屋中度过。
“现在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愿望就是现在学生多了,我希望我的新校区能够早日建成;第二个就是趁着自己还年轻,能站出来为更多的孩子们奉献爱心,成立一个‘李灵关心留守儿童基金’,帮助更多的留守儿童上学。”李灵说。
主创解读
可爱的中国人更能表达真实中国
国家形象片是如何创意策划?为什么要采用“人物篇”形式?为什么会将“草根英雄”推向前台、展现给世界?主创方灵狮公司的有关负责人道出了国家形象片背后更多的深意。
再美的风景都不如可爱的人
出品人兼总制片人沈赞臣认为,中国的形象早已走向世界,只不过这是第一次从更加广阔的范围,以“中国人”为要素,从展现“当代中国风貌”的角度来拍摄,因此有着历史性的意义。
“国家的改革开放,社会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多方面合作的开展,提出了向世界介绍‘我是谁’这样一个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展示‘自我’提供了基本条件。”
“主创们天马行空,但最终还是归结到一个字‘人’。因为再美的风景、再发达的经济成就,都不如可爱的中国人更能表达真实的中国。”沈赞臣说。
片中人是中国的“民间大使”
总策划人朱幼光是最早提出拍“全家福”创意的人之一。事实上,选择“人”作为要素来表现中国,是整个创作团队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确实有一些批评的声音,认为人物的摆拍不如风光、景物好看。”朱幼光说,“但是,风光景物能代表的内涵太有限了,主创团队关注的焦点是‘人物’背后蕴含的深意。我们要让外国人看到片子就意识到,这就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中国。”
正是从“鲜活”这样一个要求出发,创作团队才确定了将“人”作为片中的唯一要素。因为人是和一个时代联系最紧密的要素,人物最能体现一个时代。个人的命运永远不能脱离时代的大背景,而对时代的描述,本质上就是在描述这个时代的人的言行风貌。“我们选择的对象,一定要能展现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勤劳、聪明、善良或者坚强等等。”朱幼光说。
沈赞臣说:“我们希望外国人能够了解中国各行各业、各阶层人民的形象,力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让外国人更了解中国人友好、崇尚和谐的思想理念。片中出现的人物,其实就好比是中国的‘民间大使’”。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