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上海>金融航运
中国救捞力量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2011-08-24 11:28:17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在那一片深海蔚蓝里,人类有多少挑战就有多少梦想。大自然的凶险时刻威胁着“弄潮儿”的生命安全,正是因为有了海上人命救助,万里海域才可能得以安澜。

8月24日,是中国救捞系统成立60周年纪念日。2011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会首次来到亚洲,在上海召开;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亚太中心也将正式落户上海。

全球瞩目的海上救助打捞事业,首次聚焦中国。经过60年的磨砺与成长,中国救捞已经成为国际海上应急救援主力军,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海上救助出神勇 救人危难显精神

台风、海啸、浓雾……都是海上航行的“克星”,灾难性天气发生在海上,对人类的威胁更大,因为海上的施救难度远远高于陆地。正是有中国救捞队员不畏艰险、渡尽劫波,诸多生命才得以在惊涛恶浪中绝处逢生。

 2004年12月2日,海南45艘渔船受台风“南玛都”影响,受困东沙,1125名渔民遇险,“南海救159”轮满载淡水和副食品,逆风而上,急驶东沙群岛救援,方使渔民无一伤亡,所有难船全部获得补给。

海域有归属,但救助无边界。2006年5月,强台风“珍珠”横扫南海海域,大批越南渔船渔民遇险。应越南政府的请求,我国交通部派遣救助船舶前往现场实施救助。救捞人员顶着11级强台风连续奋战17天,踏波穿浪航行6200多海里,搜寻海域9.7万多平方公里,最终找到22艘失踪的越南渔船,成功救援了330名渔民。

航运经济本身就具有国际化的特性,进出上海港的商船来自世界各地,不论船员来自何方,船只属何国籍,中国救捞系统都给予了全力以赴的救援。

上海港的货物年吞吐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更是超过新加坡港,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随着上海港航运货运量的不断增多,过往船只和船员的安全保障任务越来越艰巨。

2010年4月4日22时35分,一艘巴拿马籍空载液化气船在长江口2号锚地附近机舱爆炸,船上外籍船员弃船逃生。东海救助局“东海救113”轮接到报告后,紧急出动,成功救起12名外籍船员。

中国救捞成立60年来,在生死线上挽救了55266名遇险人员的生命;战惊涛,穿骇浪,奋力使3942艘中外籍船舶转危为安;在复杂多变的恶劣水域中攻坚克难,使1740艘沉没船舶重见天日。为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国救捞仍将劈波斩浪,救生救难,创造海上救助的奇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务院港澳办和侨办不公开三公经费 涉国家机密
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