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上海>上海新闻
上海5亿元改造30座公园 16座将增避灾设施
2011-03-25 11:27:45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上海16座老公园经过改造将成为应急避灾场所。市绿化市容局昨天(3月23日)透露,上海“十二五”期间将投入5亿元资金,改造30座老公园,改造总面积可达165万平方米;其中16座老公园将新增应急避灾设施,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开始启动。

公园改造“一增一减一透”

据介绍,这30座改造的老公园围墙高度将大幅降低,或借自然景观建“隐性围墙”,让公园成为城市的“公共客厅”。具体而言,老公园改造将实现“一增一减一透”。

“增”即增加运动健身活动设施,调整活动场地的用地比例,扩大健身活动场地使用面积,因地制宜合理增加羽毛球、篮球场等运动场地和设施。提高和完善厕所、标志标牌、园椅园凳、无障碍设施等公园公共服务设施。还将增加视频监控、电子显示等设施,提高公园的安全防范能力,实现游客量的统计自动化和气象信息的实时发布。

“减”即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30座老公园将均建雨水收集、喷灌、太阳能照明系统,枯枝落叶将全部粉碎利用,“回”到绿地中。

“透”即打破公园封闭格局,拆除沿街部分不合理建筑与搭建,建设隐性围墙或降低围墙高度,提高公园边界的透空度。据悉,已列入老公园改造计划的中山公园,将拆除长宁路沿街部分商业建筑,建设与长宁路融为一体的“绿色空间”;中山公园沿万航渡路段也将改建成透绿围墙。

16家公园将分三个等级

在这30座老公园中,16座老公园还将建立应急避灾设施,主要包括区域性应急指挥室和医疗救护中心、应急厕所设施、应急供水和排水系统、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消防、应急太阳能光伏电站、疏散通道等。绿化部门表示,这些设施,平时是绿地、休闲场所,一旦灾难发生,便可成为应急避灾场所。此外,这些公园还将引进防火树种,提升防灾能力。

16家将建应急避灾设施的老公园,按应急设施的程度不同,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第一级设有区域性指挥中心,规划中有一家;第二级设有救护站,计划有6家;第三级设有应急厕所、应急供排水系统等基本应急设施,共有9家。据悉,这些公园都要求距离高楼较远,有较开阔的场地等基本条件,中山公园、鲁迅公园、宜川公园、岭南公园等有望入选应急避灾公园。

◎新闻附件

应急避灾设施:主要包括区域性应急指挥室和医疗救护中心、应急厕所设施、应急供水和排水系统、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消防、应急太阳能光伏电站、疏散通道等。

◇应急厕所

原来只是一个窨井盖,灾难发生后,可立刻翻开,搭上帐篷,便可瞬间成为方便又卫生的“应急厕所”。

◇应急水井、应急饮水点

都是独立的系统,平时不显眼,一旦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受灾瘫痪,便可立刻启用,成为“救命水”。

◇公园大草坪

可立刻搭起帐篷安置受灾群众,并备有疏散指引、应急电源等设施。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少虎 邓京荆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吴邦国指出,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和食品安全工作。>> 详细
点击排行
  刘延东:新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吴邦国批示强调切实改进我国食品安全状况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