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2013年首场新闻发布会现场
1月8日,成都高新区召开2013年首场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一号文件”,即《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政务服务环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再造政务服务流程,着力打造与国际惯例接轨、国内领先的政务服务环境的总体目标。
据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冯亚曦介绍,《意见》提出了五方面的工作任务,其中,着力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岗位能力标准化管理、服务体系网格化、行政审批规范化等内容成为企业和居民共同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将率全市之先,按照“统一数据采集、统一后台管理、统一系统平台”的原则,逐步建立起涵盖企业基本信息、税务、生产经营等详细资料的“企业服务数据库”,探索开展成都高新区企业身份数字证书认证。今后,企业可以借助这张“身份证”,实现项目申报、网上审批、纳税服务、工商服务等数据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
成都高新区还将以街道、社区基础资料为依托,逐步建立数据全面、动态管理的“居民服务数据库”,为居民提供主动、便捷的政务服务和特色增值服务。
在政务服务方面,成都高新区强调效率和能力建设,提升政务服务的标准化和公开化。将对政务服务进行岗位能力标准化管理,加强岗位培训和学习,建立岗位能力质量评估体系;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承诺,将及时、准确、全面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
“小机构、大服务”体制、“一站式”服务、“三段式”服务、并联审批、基层“一窗式”服务、962000政务服务呼叫中心、局长进大厅、企业增值服务、创新创业服务……成都高新区自1991年成立以来,就把创新作为使命,不断提升自身政务服务水平。据透露,2012年,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办件量达到近700万件,较2006年的100万件增加6倍;当场办结率从85%上升到99.44%,满意率维持在97%以上。
“服务‘软环境’与经济‘硬支撑’是一个辩证统一体。”成都高新区新闻发言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说,“说到底,软环境建设也是增加成都高新区发展的正能量。”20年来,成都高新区不断推进改革、促进开放,在自主创新和招商引资的双轮驱动下,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国家自主创新和省、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记者 李渝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