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四川>四川新闻
成都统筹城乡六大经验走全国推进三大改革
2011-08-01 15:08:08      来源:四川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8年统筹城乡发展,成都经验将走向全国。

6月10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2011年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上海浦东召开。2003年拉开城乡一体化大幕、2007年获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在会议期间被频频提及。

“统筹城乡改革形成了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成都统筹城乡规划等六条经验已初步“具备了转化为政策和制度的条件”,他鼓励成都等试验区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加快推进改革试验,争做科学发展和体制创新排头兵”。

肩负国家使命,成都已锁定推进改革的三大重点,将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继续深化在统筹城乡实践中形成的共创共享体制机制。

成都8年实践,提供统筹城乡六大经验

“三农”问题,举国关注。

此次会议与会代表、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绍充认为,成都8年实践,找到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这一全局性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即要全面破除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实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赋予农民真正意义上的财产权和自主权,并通过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如今,成都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和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

在此次会议上,彭森表示:成都市从改变城乡外在形态的“三个集中”,到创新城乡关系内在机制的“六个一体化”,最后深入到以农村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四大基础工程”,取得了许多引起广泛关注的经验和创新。如统筹城乡规划、开展农村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颁证、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管理(就业、社会保障等)一体化机制、加强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建设等,已“初步具备了转化为政策和制度的条件,可在适当的范围内试验推广”。

科学规划是统筹城乡的前提和基础。以“三个集中”为基本原则,从变单纯的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到12000多平方公里市域范围的“全域成都”规划,到充分体现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四性”原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再到体现“自然之美、城乡一体、社会公正”核心理念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成都逐步展现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必须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本”,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财产权利和发展机会。2008年1月,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拉开序幕,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颁证,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为目标,核心是实现“还权赋能”。目前全市确权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这也意味着成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真实地摸清了农村的“家底”。

在这次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认为,成都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总体上符合中央精神和改革方向”。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同时解决耕地保护的难题。成都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坚持严格的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并在全国率先建立耕地保护基金,每年筹资28亿元,按每亩300元—400元的标准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购买社保提供补贴,惠及全市170多万农户。这一举措不但有利于提高耕地保护利用水平,也促进了社会公平。

孔泾源评价试验区这种成功的做法“可资借鉴”。

社会公平更重要的标准,在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都逐步实现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城乡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全面覆盖,形成了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的可喜局面,走在了西部乃至全国前列。2008年11月,成都又推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由财政每年对全市2396个村按每村年均不少于20万元拨付公共服务配套资金,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建立社会管理的城乡一体化机制。成都实施了城乡贯通的“大部制”改革,推动政府管理和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2008年,成都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统一、待遇一致;2010年,成都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并轨……成都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是成都实践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贡献的一个创造。在农村产权改革、灾后重建和村级公共服务实施过程中,成都各个村社纷纷涌现村民议事会等新型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议事员多由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由村民自主选举产生,真正实现让民做主。

彭森评价说,成都改革经验的重要一点,就是始终遵循和实践了“坚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这一原则与要求。他称,由于事关财产权利,群众借助基层治理的民主平台踊跃参与,成都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际上成为一场“渐次展开的大规模基层民主实践”。

“这六条经验,不是独立的和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陈绍充表示,成都的统筹城乡实践,不是单兵突进的选择性改革,而是全面、整体、深入推进的系统工程。

成都的经验是否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取决于其能否有效地转化为相应的政策和制度。

在这次会议上,彭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浦东新区和成都市开始,相继启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验总结工作。通过总结评估,对改革试验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总结推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2011年7月重要人事任免(名单一览)
公安部部署开展交通秩序区域联动整治行动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