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
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力很可观
华西都市报记者:购买奢侈品,是不少国内游客去美国的重头戏。同样的货品,价格差别有多大?
郝霄虹:在美国买确实便宜些。比如我在奥特莱斯买过一个打折的COACH包,折后是100美元,正价可能是300美元。但是同样的包,在上海的标价是687美元。
华西都市报记者:为什么美国人会觉得中国人的奢侈品购买力很强?
郝霄虹:实际上,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能力真的很可观。举两个我亲眼所见的例子。
有个团一位女士在品牌钻石店DIFFANY内,半个小时就将60万元人民币花完了,然后现场打电话让老公支援。
还有在黄石公园的一家钻石店,一对做矿产生意的中国夫妇进去,他们穿着很随意,但在20分钟内买了三颗钻石,花掉了1.5万美元。
在美国普通家庭,如果是去买钻石,即便是800美元的钻石,他们也会来回好几次琢磨。并且是穿着正装,坐在店里选。
所以说,中国人的速战速决,让不少美国人叹为观止。
建议
文化差异 游客应注意礼节
华西都市报记者: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生活习惯上可能会有些碰撞,您对游客有什么建议?
郝霄虹:有时候的确会碰到一些习惯上的不同。
比如在餐厅吃饭,中国游客说话会比较大声,可能会给其他人造成一些困扰。
一位美国人曾开玩笑地问我,他们说话那么用力是听力不好么?我回答说:你知道,我们国家有13亿人,说话时必须得大点声。
玩笑归玩笑,但大声喧哗的习惯应该克服。
另外,在机场、地铁等场所,会出现中国游客着急插队的情况,一般美国人都比较有序,也会主动退让。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