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现代农业园区注重农民工素质培养,通过评星帮助一大批农民工实现了“由技能匮乏到又红又专、由挣钱吃饭到实现价值、由短期务工到当家做主、由打工者到新时期产业工人”的“四个根本性转变”,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生力军。
“星级农民工培训让我成为技术主管”
今年35岁、高中文化的张英原来在广州等地打工,一个月工资有1200元左右。2009年,因小孩需要照顾,她回到观塘镇务农。2009年10月,她开始在现代农业园区聚丰贸易公司打零工,由于没有技术,工资较低,一个月下来仅有600元左右。
2010年3月,园区管委会办公室请来专家给她们免费培训种植养殖技术,她学得特别卖力,同时还从村里的“农家书屋”借来书学习,并在自家的自留地里试种了一些蔬菜。去年7月,在园区管委会办公室组织的农民工评星考试中,她因为熟练掌握了蔬菜种植的技能,能引领和指导其他农民工完成农业生产,通过笔试和现场操作,以优异成绩被评为五星级农民工。
“星级农民工共分五级,没想到我成为最高级别的农民工。公司总经理听说我成了五星级产业工人,主动找到我,要求我与公司签订正式用工合同,聘我为技术主管,工资由600元每月涨到了1500元。有这样的好事,我想都没想就签了3年的合同。”
去年以来,广安现代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产业工人进行培训,并按星级实行企业化管理,根据星级不同、岗位差异实行按星定岗、按岗计酬、高星高酬,充分调动农民学科技、学法律、学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现代产业工人——目前,该园区已经有500名农民通过技术培训和考核,成为星级农民工,工资均增长了30%以上。
“星级农民工培训让我华丽转身成业主”
“通过培训和评星,成了技术骨干,我现在底气足了,要自己当老板。所以我从春叶公司反租倒包了4个大棚育‘订单苗’,你看,苗子长得多好,一个月后赚一万元钱没有问题。”现年40岁的李沅江曾在外打过工,见多识广,去年通过星级农民工培训后,又通过6个月的刻苦学习,于去年12月通过考核,被园区评为了五星级农业产业工人。
春节期间,他在帮助业主管理育苗大棚时,就萌发了自己当老板的想法。“自己有技术、会管理,不可能一辈子给别人做嫁衣。”说干就干,今年2月中旬,他拿出所有积蓄,向园区企业春叶公司反租倒包了4个大棚育订单海椒苗,试着做业主。“开始还是有点底气不足,后来园区管委会的领导给我打气,说给我扶持政策,提供‘保姆式’服务,我才最终坚定了发展信心,转身成为业主。”
在园区,李沅江仅是25个星级农民业主之一。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记者黄志凌 通讯员苏坤明 吴代 廖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