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下午16时左右,四川达州火车站广场中心突然传来一阵哭喊声:“我的孙儿,你不要吓我,你快点醒醒啊!哪个好心人来帮帮我嘛,救救我孙儿。”
正在广场巡逻的青年志愿者曾城、徐玮闻声赶来,只见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婆婆怀里抱着一个已经陷入昏迷,嘴唇绛紫,脸色惨白的六岁小男孩,任凭一旁的婆婆怎么叫喊,都没有任何反应。旁边的背篓里还坐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女孩。徐玮立即上前帮忙,曾城则跑到便民服务点叫来了值班的叶医生,他是春运期间车站为来往旅客请来免费义诊的达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
采取简单急救措施之后,曾城抱着男孩一路飞奔,把他送到离车站最近的第四人民医院,一测体温高达40.5度,并伴有抽搐、惊厥等症状,经过半个小时的抢救,男孩才开始慢慢的恢复知觉,两个小时后,高烧退了下来。医生说道,如果小孩子再晚点送来,可能小命都不保了。小孩婆婆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露出微微的笑容。一直陪伴在婆婆身边的曾城和徐玮也松了一口气。
事后,婆婆告诉志愿者,自己叫姚秀群,孙儿叫杨洁。住在南充蓬安县长梁乡狮儿梁村四组。祖孙三人才从广州打工的儿子那边过完年回来,孙儿在火车上就一直发烧,吃了药也没见起什么效果。在达州站下车时,走着走着就晕倒了。幸好当时有曾城、徐玮两名铁路志愿者及时赶到,不然一个老太婆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样的状况。
虽然孙儿的烧已经退了下来,但是仍需要留院观察一晚上。姚秀芳不得不在医院逗留了一个晚上。得知这样的情况后,达州站团委启用“阳光爱心基金”为老人购买了第二天上午10点10分K9545次到蓬安的车票一张。
姚秀芳老人手里拿着车票,热泪盈眶地说:“铁路志愿者都是大好人呀!救了我孙儿的命,又帮我们买了车票,我老婆子真的太感谢……”此时的老人激动地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只是一直拉着徐玮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这是继2006年以来,成都铁路局团委再次在春运中设立“阳光爱心基金”救助困难旅客的一则感人故事。在各级团组织的倡导下“阳光爱心基金”主要来源于全局广大团员青年以自愿方式交纳的特殊团费和爱心捐款,从2006年春运开始“阳光爱心基金”已经走过了它光荣的五年,在这五年里全局团组织共计使用爱心捐款11万7千余元、救助困难旅客1214名。
2011年2月9日下午十四时许,重庆北站候车大厅入口处,一位手提两大包行李,身后跟着两个七八岁左右小孩的大姐,神色焦急。志愿者们赶紧上前了解情况,得知她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去广州东莞打工,在通过安检时,丈夫因为随身携带了管制刀具而被公安部门拘留。
“出门带的钱全在丈夫那儿,我身上就只剩下了一百来块,坐火车到广州还要再转乘汽车才能到达东莞,但大人小孩这一路上的吃喝还要花销啊……”大姐带着哭腔说。
志愿者随即把三人带到了重点旅客候车区,车站的工作人员也来帮她出主意,并建议她考虑清楚到底是走是留。经过几番思想斗争后,这位大姐终于还是决定要走,“钱省着用可能也到得了东莞……”心里嘀咕着。
“这位大姐正是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啊!”这时,志愿者陈钟悦想起了专门帮助困难旅客的“阳光爱心基金”。于是,组长吴凯立即电话联系了重庆站团委负责人刘真珍,把情况做了简单的汇报。几分钟后,刘真珍使用爱心基金从超市买来了两大包食品和饮用水交给了大姐,安慰她说:“大姐,你别着急,检票的时候我们的志愿者会帮你把行李提上车的,你们在路上的干粮应该够了,希望你们能一路平安!”大姐感动得热泪盈眶:“要不是有你们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你们铁路的工作人员都是大好人,真的太谢谢你们了!”
检票的时间到了,志愿者吴凯把她们安排在了最靠前的位置,并专门帮他们提行李送上车,安顿好了之后,大姐还握着他的手不住地道谢,吴凯笑了,只说了一句话:“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帮你们解决了困难就是我们最开心的事!”
一张张面额不等的纸币,饱含了成都局成千上万名团员青年的满满心意;一句句简单的问候,承载了成都局无数志愿者的真心祝福。一张张车票,一件件食品都是成都局团员青年的一份爱心,在严寒的冬季,给在旅途中遇到困难的旅客送去了温暖,让无数身处困境的旅客顺利踏上旅途。一路走来,“阳光爱心基金”早已成为成都局共青团组织的品牌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春运截至2月15日,已有80余名困难旅客在 1万余元“阳光爱心基金”的救助下顺利出行。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记者黄志凌 通讯员张雪倪)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