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四川>四川新闻
筠连:40公斤石块原为栓牛石实为明代石秤砣
2010-07-27 17:29:26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筠连:40公斤石块原为栓牛石实为明代石秤砣
 
筠连:40公斤石块原为栓牛石实为明代石秤砣

近日,笔者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武德乡龙池寺内,见到一据当地村民称为明代秤砣的石块。

70岁曾树尧老人,是武德乡本地小有名气的农民书画家,对石秤砣的发现记忆犹新,此石秤砣最终也在其呼吁奔走之下得以妥善保存。曾树尧介绍,50年代,该秤砣曾是一村民家中的拴牛石。“重量达40公斤,上面又有一天然锁孔,正是村民用来拴牛的好东西。”老人说,当时其哥哥曾昭杰(音)和另一村民陈朝五(音)于偶然中发现石块,并摸索出石块上“公議較準”等字样,认为应该是父辈口中曾提到的石秤砣,最终寻回并进行保存。随后,该秤砣被交到武德乡政府,并保存于龙池寺内。

据目测,该石秤砣长、高各约40厘米,厚20厘米,重约40公斤,上端呈半圆并有一供穿绳用的圆形锁孔,秤砣两边各刻有“公議較準”、“张永福站”字样。

“我们这里曾是五尺古道遗迹,过去四川的挑夫、背夫以及马帮,挑背盐巴或布匹都要经过武德歇脚驻栈房,第二天再起身翻山越岭朝云南去。我们本地人把歇脚栈房称为‘幺店子’,这个石秤砣应该就是当地当时的‘公平秤’的秤砣,是明清时期四川与云南商贸公平交易的见证,它也是筠连古代商业发达和筠商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曾述尧说,其父辈曾经多次提到,此石秤砣上至云南省盐津县、昭通地区,下至四川筠连县、珙县等地,当要使用时,必须用红布或者红绸包裹,然后由需要使用地方的有声望人士“请”去,然后再送回。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记者 王巍 通讯员 张择君)编辑:马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