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锦州世博园已经具备明年5月如期开园的条件啦!
奇迹来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们。从去年正式开工至今,锦州世博园日新月异,建设速度一日千里。截至目前,园区内5类、40项基础设施工程全部完工,180余种、近13万株各种景观树木种植及200万平方米园区草坪铺装工程告捷;包括“满韵清风服务区”、“花车坊”等在内的建筑工程早已精彩亮相。“积沙成塔”是锦州世博园建设历程的最佳凝炼。为了实现2013年5月正式开园迎客,锦州世博园的建设者倒排工期,发扬“辽沈战役”的攻坚精神,组织了一个又一个攻坚战,让世博园建设日日有新意、时时展新颜。“海上世博园”正日臻完善。明年5月,这个以蔚蓝色海洋为背景的盛大园林将揭开面纱,迎接八方来客。
敲碎整块瓷片,按照一定的设计,将这些色彩斑斓的碎片镶嵌在一起,由零到整,由平淡到跳跃,这样一个精美景观直击观者的眼球。
这处被称为“马赛克花园”的景观,是锦州世博园IFLA国际展园里诸多景观中的一个。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在锦州世博园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充满异域风情、造型别致新颖的“马赛克花园”已经从设计图稿中落地。
“马赛克花园”是锦州世博园建设的一个缩影。现在,一幅波澜壮阔、美轮美奂的图景已经在锦州世博园里铺陈开来。从2011年全面开工至今,建设者以夜以继日的工作换来锦州世博园——这个以“海洋”为特色、以“城市与海、和谐未来”为主题的世界园林博览盛会的日趋完美。 “锦州世博园能够确保明年 5月如期开园! ”锦州市委书记王文权说。
截至目前,锦州世博园里5类、40项基础设施工程已全部完工。废弃的3.3平方公里盐碱滩涂已经变成承载世博园的肥沃土地。不仅如此,为了营造高低错落的自然景观,建设者还进行了“微地形工程”,这一工程的土方量达185万立方米。
驳岸、码头、海滨浴场和市政管网等工程也被纳入基础设施建设中,污水、雨水、供暖、给水、通信等管线均已铺装完毕。 2.77万平方米的A区主环路、2.6万平方米的B区道路、5000平方米的“潮起潮涌广场”透水艺术地坪、5处24万平方米的停车场等也已宣告完工。
景观绿化与基础工程同步推进。在锦州世博园,交叉施工、立体施工让园区建设一日千里。在景观绿化与展园建设方面,锦州世博园已经栽植景观树木180余种、近13万株,园区草坪铺装200万平方米。同时,“浪漫风情带、国际风情带、儿童风情带、辽宁风情带”等4条花带和1个面积为4.6万平方米的海湾花田已经建设完毕,超过360万株的球根类花卉扎根在“海上世博园”里。
风情各具的展园是 “海上世博园”的亮点。面向全球征集来的20个国际展园建设已经告捷;时空隧道、时运广场、日升峰、台湾大花园等18个专类展园已完美收官;全省14个城市展园同样完工。与5个风景庭院同步收工的还有儿童乐园、海洋之星乐园两个游乐园以及海风广场、海韵大道、沙雕展区等景观区。
除了基础设施、景观绿化外,包括 “满韵清风服务区”、“花河簇锦服务区”、“在水一方服务区”在内的建筑工程也已经完工。总长度达176米、高度超过13米的“云卷云舒”作为亮点之作已经宣告施工结束,远观,一个磅礴大气的大门映入眼帘。
对锦州世博园建设而言,“积沙成塔”可谓形容精准。为了在2013年5月正式开园迎客,锦州世博园的建设者倒排工期,发扬“辽沈战役”的攻坚精神,组织了一个又一个攻坚战。
环环相扣的攻坚战让锦州世博园与日俱进。去年10月1日至10日,建设者利用10天时间,使“微地形工程”告捷。之后的40天,建设者组织发动了 “土方归零工程”攻坚战,完成了80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填埋;组织发动了 “近背景区环境整治”攻坚战,进行虾池平整和环境整治,完成土方量50万立方米;组织发动了“海岸线清淤和岸边整治”攻坚战,清理土坝5200延长米,施工面积34万平方米。
从去年11月20日到今年3月20日,建设者利用120天时间,全面进行“冬季栽植大树”攻坚战。在这百余天时间里,13万株大树根植在锦州世博园内。同步启动的“桩基础工程”攻坚战,为园区标志性建筑及配套建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今年3月20日至10月1日,“决战200天,完成世园建设主体任务”全面展开,掀起了世园筹建的高潮。 200天的攻坚克难,使世园景观工程全部竣工,世园建设夺取了决定性胜利。
从今年10月1日至11月20日,建设者利用50天时间,组织发动了“对接提升”攻坚战,园区各项工程对接和整体形象提升得到了全面加强,为夺取世园建设的全面胜利夯实了基础。
世博园建设一路加速的背后,是一整套保障措施在支撑。在锦州世博园建设者的日历上,没有“休息日”这个概念,早8晚9的工作制从世博园建设初期就开始执行。在“决战200天,完成世园建设主体任务”期间,一线建设者24小时施工,满天繁星是奋战在工地上的建设者们最亮的照明灯!
除了工作时间打破常规外,锦州世博园还在每个月底开展 “又好又快”工程评比,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实施园区划块督察,每天督察工程进度和质量,并定期组织园区工程“拉练检查”。
□本报记者/张继锋/朱忠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