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上午,“5.15”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宣传日,第二次集中销毁专项行动启动。分装在42台车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被统一销毁。首席记者查金辉 摄
假面条、假酱油、假烟、假药、假茅台酒……
昨日,这些假劣商品被装上42辆货车,在垃圾处理厂被碾轧和深埋处理。
这是继今年3月9日后,沈阳再次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集中销毁假劣商品行动。
沈阳市打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安锦荣介绍,这次集中销毁的假冒伪劣商品共涉及14个领域、42个品种,总价值706.27万元。其中假冒伪劣或有毒有害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品、调味品、药品、烟酒、饮料等占大头。
截至目前,沈阳市共破获涉假案件323起,刑事拘留519人,抓获逃犯25人,涉案金额23804.32万元。
沈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许文有表示,今年1月20日开展打假工作以来,沈阳市场假冒伪劣商品受到了强力打击。“市场干净了,我前两天去市场看了看,合格的黄豆芽、绿豆芽都出来了,市民可以放心去买了,这就是打假的目的。”“要及时发现及时打击,打到没有假冒伪劣商品为止。”
随后,42车假劣商品被运至沈阳市老虎冲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沈阳市打假办综合组组长荆文强表示当天销毁的假冒伪劣商品,仅是近期打假工作成果的一部分。公安机关前期已经对无法存储的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产品,及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荆文强表示,最近一段时间群众举报越来越少,公安机关打假工作进入艰难阶段。究其原因,一是公安机关牵头的打假工作见了成效,二是出租房房主担心被按共犯处理,不敢租房给制假人,涉假窝点少了,还可能是涉假窝点更隐蔽了。
公安部门鼓励市民检举、揭发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奖励500元至20万元。目前已兑现的金额共计约20万元。 记者 宫雪
低档豆油“套名牌”卖高价
每桶20元进的低档豆油,傍上名牌商标,身价飙升至35元至36元。
昨日,2万余张假商标被销毁。
沈阳市公安局苏家屯分局经侦大队侦查员左峰介绍,沈阳苏家屯区一家粮油店销售的豆油价格低于市场价近一半。有市民反映,豆油不好吃,有问题。
经调查,办案民警发现,这家粮油店从于洪区一家粮油加工厂进的桶装豆油,到家后换上当地居民比较认可的哈尔滨某知名品牌的商标出售。警方现场查获近2000桶“套牌豆油”,2万余张假冒商标。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刑事拘留。其中一人已被批捕。
“套牌”豆油主要销往本溪、沈阳苏家屯区和于洪区的各乡镇的粮油店。
来源:辽沈晚报 编辑:许银娟